原標題:京張、張呼、張大高鐵同日開通運營 北京到張家口只需47分鐘
京張、張呼、張大高鐵同日開通運營
世界首條時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鐵京張高鐵今天(30日)將正式開通運營。同一天,張家口到呼和浩特、張家口到大同的高速鐵路也將同步開通運營,進一步織密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
京張高鐵從北京樞紐北京北站引出,經北京市昌平區、延慶區,至河北省張家口市,線路全長174公里,全線共設10座車站(北京北、清河、沙河、昌平、八達嶺長城、東花園北、懷來、下花園北、宣化北、張家口)。
京張高鐵的支線鐵路崇禮鐵路同時開通運營,崇禮鐵路自京張高鐵下花園北站引出,直達崇禮太子城冬奧村。
在京張高鐵運行的智能型復興號動車組列車采用智能化列車運行調度指揮系統和牽引供電系統,應用北斗導航、防災預警等技術,實現自動駕駛;同時電子客票、一證通行、刷臉進站、站內導航系統和自助服務等功能,為旅客出行提供智能服務。開通運營后,北京至張家口間最快運行時間將由目前的3小時7分壓縮至47分鐘。
八縱八橫高鐵網中京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京張高鐵與張家口至呼和浩特高速鐵路相連,成為內蒙古首條進京高鐵,線路全長286.8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開通運營后,呼和浩特至北京的鐵路運行時間將從現在的最快9個多小時,縮短至2小時09分。張家口至大同高速鐵路是山西北部首條高鐵,正線全長約134.4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開通運營后,北京至大同間的列車運行時間將由目前的6小時左右壓縮至2小時左右。
京張高鐵:穿山越嶺 一站一景
京張高鐵沿途經過長城,共設10座車站。除了長城站深埋地下外,其它每座車站也都有不同的建筑風格,形成了高鐵線上的新風景。
清河站是京張高鐵第一大站,距離始發站——北京北站只有11公里。車站以“海納百川”為設計理念,采用曲面屋頂、抬梁式懸挑屋檐等結構手法,體現北京古都風貌,致敬百年京張。
八達嶺長城站,位于八達嶺長城的核心景區。長城地下百米深處,是國內目前埋深最大的高鐵地下車站。旅客出站乘坐超級電梯,三分鐘就可以到達出站口,直達八達嶺景區。
東花園北站位于張家口市懷來縣東花園村北側,既有京包線東花園站南側。車站設計線條運用簡潔明快,站房前的花型柱廊為旅客營造了舒適的城市與交通銜接空間。
奧運支線的終點站——太子城站位于張家口市崇禮區,距離張家口50公里,距離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崇禮賽區奧運村2公里。車站以山水相連、相約冬奧、冰雪小鎮、激情冰雪為理念,背山面水,鳥瞰就像鑲嵌于山中的一塊美玉,又猶如山抱水繞晶瑩剔透的一顆明珠。
京張高鐵智能列車:自動駕駛 便捷出行
京張高鐵上運行的列車為智能型復興號動車組列車,與普通的高鐵列車相比,智能列車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京張高鐵智能列車分為標準版和奧運版兩種。作為復興號動車組的升級版,標準版列車增加了智能模塊,最大限度減少司機的勞動強度,實現司機按一個鈕就能實現到點自動發車,區間自動運行,到站自動停車、停車自動開門、車門和站臺聯動。
智能列車車身安裝有數千個傳感器,像帶著隨車醫生一樣,隨時自體檢,保障運行安全。列車供電系統也首次采用了輪軌式機器人巡檢,打破了以前人工檢測的局限性。
奧運版智能列車,車廂內飾隨處可見奧運元素。在車廂連接處專門設計了滑雪器材存放處,旅客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存取滑雪板。正式運營后,智能列車還將安裝移動的新聞中心,方便中外記者報道冬奧會,旅客坐在列車上也能隨時收看奧運直播節目。(央視記者 鄭連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