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籃球實錄
小托馬斯又一次無球可打了。
交易截止日前,快船、奇才和尼克斯完成了一筆三方交易,這筆交易的主體是快船和尼克斯,哈克利斯帶著兩個選秀權和莫里斯互換了東家,奇才作為第三方,實際有接觸的只有快船,他們送走了小托馬斯,得到了杰羅米羅賓遜——交易發生一刻,相信不少人還為小托馬斯感到了開心,認為他總算能爭冠軍了,結果沒想到,小托馬斯壓根就沒在快船的計劃里。
從交易本身來說,奇才和快船的目的都挺明顯,奇才未來幾年薪資基本鎖死,換來一個年輕的杰羅米羅賓遜說不定還能培養培養;快船就直接了,志在奪冠的他們并沒有精力放在生涯場均只有3分1板的杰羅米羅賓遜身上,相比年輕人,不如省點薪資、留個位置爭冠來的實在,你且看,剛裁掉小托馬斯,快船就去追科里森了。
小托馬斯的賽季,可能提前結束了。
事實上,小托馬斯剛剛打出了傷愈復出之后最好的一季,場均交出12.2分1.7籃板3.7助攻,投籃命中率40.8%,三分命中率41.3%,對比上賽季,掘金期間的小托馬斯一共只打了12場比賽,場均只有8.1分1.9助攻,常規賽結束前,小托馬斯還被移出了大名單,季后賽一場沒打。
可惜我們都知道,在強隊打球和在弱隊打球完全是不一樣的,小托馬斯之所以能在奇才得到首發機會,更多是因為奇才缺人可用,而且奇才還是一支“不怎么在乎防守”的球隊——賽季至今,奇才的百回合失分為116.0分,聯盟最多,失分140分的場次達到了6場,更是難以想象。
再者,就算小托馬斯三分回暖,他的效率其實還是低于聯盟平均水準,主要在于他在三分線內的命中率普遍下降:
——距籃筐5英尺內,命中率42.9%
——距籃筐5-10英尺,命中率31.9%
——距籃筐10-14英尺,命中率35.9%
這一點也能從高階數據上看出來,小托馬斯本賽季的真實命中率只有53.1%,低于聯盟平均水準;PER值11.8,甚至不如兩年前;真實正負值-2.45,排在全部487位球員的452位,其中他的防守真實正負值是-4.01,排在聯盟倒數第四。
每個人都能看出來,小托馬斯是真的下滑的,可惜他本人似乎不這么想。
有一個流言是,在小托馬斯被交易后,奇才跟隊記者透露,小托馬斯至今為止還將自己定義為聯盟頂級球員,甚至依然想著頂薪——并不能確定記者所言是真是假,但有一點還是可以肯定的,小托馬斯確實還把自己當做一個全明星,就在全明星投票開始不久,他還在社交媒體上給自己拉過票。
要是放在三年前,相信很多球迷都會響應小托馬斯,當時的他在全明星前場均可以拿下29.9分,帶隊東部前列,各種末節表演,入選實至名歸。但是放在現在?現實點吧,小托馬斯真的回不來了。比爾都進不了全明星,何況一個場均只有12分、效率低于聯盟平均水準的防守漏洞。
某種意義上,這種心態對于小托馬斯的影響真的很深刻。如果不是因為對自己的實力自信,身高只有1米75的他說不定都不會走上職業球員的道路,更不可能短暫地打出巨星表現,但是當小托馬斯遭遇傷病,缺點不斷被人針對,屢屢被球隊放棄后,這種有些自負的心態可能只會毀了他。
至少現在來看,我們是真不知道有哪支球隊會接納他——強隊如快船掘金,不需要一個防守拖后腿的后場,弱隊如奇才,忙著培養新人也不可能給他太多機會,留給小托馬斯“生存”的可能性并不高了,底薪難求,又談何頂薪。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會記得小托馬斯當年的風采。
在NBA歷史上,身高不足1米83的后場成為球隊絕對核心的例子屈指可數,過去20年來說,我們能想到的一個是“答案”艾弗森,一個是“控衛之神”保羅,還有一個便是凱爾特人時期的“末節之王”小托馬斯。他在綠軍時留下的種種事跡,包括一次最佳陣容二陣、兩次全明星、場均28.9分、單場52分、季后賽單場53分,都將成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