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昌2月9日電 題:探訪南昌市新建區隔離留置點:三餐能準點 安全有保證
陳斌 記者 劉占昆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湖北人趙先生感覺人生“跌宕起伏”。1月19日從武漢出發前往境外旅游,原定1月26日乘機抵達武漢,但由于回程時武漢已經“封城”,因此飛機備降江西南昌,并被安置在南昌市新建區1號隔離留置觀察點。
工作人員嚴格做到每天上午9:30和下午4:00測量體溫工作。 劉占昆 攝一開始被安排住進留觀點時,趙先生和其他人有些難以接受,甚至覺得委屈。
通過留置點內部電話,記者與趙先生取得了聯系。趙先生說,“大家把任何需求通過‘體溫測量微信群’提出來,安置酒店的工作人員都會盡量滿足,經過這些天的接觸,非常感謝工作人員在這個時候能夠盡心幫助我們”。
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抗爭。記者了解到,南昌市新建區實行“時時關注、每日調度”等工作機制,連續下發12道指揮部令,并對所有重點對象全面落實集中硬隔離、硬管控。
“感謝一線醫護人員和警察,你們辛苦了!還有每天為我們安排伙食,謝謝你們!”在隔離留置人員劉俊鈴的眼中,隔離變得寧靜而有力,大家形成了一種默契和包容。大家堅信:“我們不孤單,一定會勝利!”
圖為兩位老人在隔離賓館舒展筋骨鍛煉身體。 劉占昆 攝定時做檢查 三餐能準點
目前留置點配備有多名醫生、護士、消殺、保潔、廚師和安保人員,進行24小時全天候值守。
隔離對象覺得最感動的是工作人員不辭辛勞的暖心照顧。通過一段時間觀察,劉俊鈴發現這里三餐都有人定時定點送來,保證兩葷兩素。劉俊鈴說,“沒有人因為我被隔離而怕我,相反格外地關心我”。
圖為堅守防疫一線的新建區中醫院急診科主任章少華,詢問隔離留置人員身體狀況。 劉占昆 攝“防疫人員每天對酒店上下開展消殺和防疫工作,尤其是對大廳、垃圾桶、出入口等區域進行重點消殺;嚴格做到每天上午9:30和下午4:00測量體溫工作。”留置點負責人姚衛金表示。
按照下發的通知,他們每天為留置人員提供免費的三餐。大家口味各異,這邊也盡量滿足。前臺工作人員蔡曉娟說,“我們也會為客人準備一些素食,針對不吃辣的小孩子,我們都會準備好不辣的食物”。
在接到通知酒店就地轉為留置點將要接受湖北籍群眾入住時,幾名服務員和廚師因為懼怕被感染,交了辭職。“我們也理解,所以我們酒店的黨員和干部立刻頂上。”姚衛金說,“為了讓工作人員安心,他們還讓大部分服務員回家休假。服務員不夠,黨員就充當服務員;廚師不夠,干部就充當起廚師。保證三餐能準點”。
樓上堅持樓下堅守 安全有保障
14天是硬隔離的周期。
“36.5℃,體溫正常!”這是徐惠一家在這個賓館留置觀察的第13天。當天,兩位醫護人員為他們量好體溫。
圖為兩名醫務人員正在登記隔離留置人員體溫信息。 劉占昆 攝在當地疾控所工作人員陪同下,記者被允許進入酒店內部。在一間客房內部,記者看到,房間內有兩張床,每個房間都裝有獨立的無線路由器和電腦,并配有電視機,生活必需品一應俱全。
“除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和孩子,每一位待在留置點的群眾都是單間隔離,確保不會出現交叉感染。關閉了酒店的中央空調,為保證房間溫度,我們緊急調配了大量的取暖器放置在房間中。”姚衛金告訴記者。
根據設置在走廊上方的監控攝像頭拍攝的實時畫面,可以看到,樓道上沒有人員進出,所有房間都大門緊閉。姚衛金說,“未經批準,除疾控所醫護人員外,任何人都不得主動進入隔離樓層”。
記者現場看到,從大廳到電梯之間的位置,是由三排長桌組成的三道封鎖線,將整個大廳分為安全區、互動區和隔離區。最后一道封鎖線設置在一樓電梯處,所有集中隔離觀察人員不得跨越這道封鎖線。
樓上的堅持,背后是樓下的堅守。“就我目前觀察到的情況,大家的情緒都很平穩。”防疫人員夏昊說,隨著疫情發展,群眾都在堅持過14天的隔離期,也對隔離觀察表示理解。
“中國龍”一定打敗新冠病毒
“中國龍”一定打敗新冠病毒!今年9歲來自武漢的郭默存拿出畫板,高興地在鏡頭前向記者展示自己的作品。
這幅名為《“中國龍”大戰新冠病毒》的畫是郭默存昨天剛畫的。畫板上,一條身披黃色鱗甲、頭長藍色龍角的巨龍張開兇狠大口,對準一團滿身綠毛,長著紫色獠牙的病毒咬下去,為展現病毒瑟瑟發抖的神態,郭默存還在病毒的眼睛下畫上兩行眼淚。整個畫作既充滿了童趣,又讓人眼前一亮。
這幅名為《“中國龍”大戰新冠病毒》的畫是9歲的郭默存畫的。整幅畫作既充滿了童趣,又讓人眼前一亮。 劉占昆 攝自從1月26號全家人來到留置觀察點后,郭默存的心態經歷了懵懂、害怕再到平靜的過程。面對醫生護士們的檢查,心里有點害怕的他不知如何是好。
入住的第二天,當工作人員送上可口的飯菜時,心懷畏懼的他逐漸放松了心情。第三天、第四天,已經完全沒有了顧慮的郭默存已然把這里當做自己“臨時的家”。
當他想學習時,工作人員立馬送來了兒童讀物和學習用具;他想看收費節目時,酒店立馬免費開通;他想吃水果時,工作人員又當起了外賣員,到超市購買橙子、蘋果,第一時間送到客房里。
“這里的飯菜很好吃!”郭默存笑著說。坐在身旁的媽媽說,“雖然我們是武漢人,但是我們在江西沒有流落一天,以后我們全家會經常來江西看看這些陌生的“親人”,感謝他們在危難之時無私的幫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