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制造來說,雖然我們是全球第一大制造強國,但“缺芯少魂”之痛從未遠離。2017年,我國芯片進口額為2601億美元,相當于原油進口金額的1.6倍。受此影響,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就成立A股的當家花旦,相關企業一旦上市就備受資本關注。
2月6日,集成電路行業企業華峰測控(688200.SH)發布了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公告,2月7日(周五)進行申購,發行價格為107.41元,發行市盈率為72.58倍。
集成電路板塊超跌反彈 硬實力受關注
從上市時機的來看,華峰測控的選擇可謂恰到好處,目前A股半導體/集成電路板塊正在超跌反彈之中。
受新冠疫情影響,在鼠年首個交易日,A股超過3000只股票股價大幅下滑。以科創板瀾起科技、中微公司為例,盡管他們都是行業內的千億巨頭。但在2月3日,瀾起科技股價下滑20.00%,中微公司股價下滑18.04%。
不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么”,目前科創板半導體/集成電路板塊已大幅反彈,尤其是瀾起科技,股價更是創下了108.54元的歷史新高,較2月3日的收盤價上漲40.41%,市值也達到了1226億元,重新回到科創板第一。
仔細觀察瀾起科技、中微公司這兩家公司,不難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即較強的硬實力。瀾起科技是我國最大的內存接口芯片公司,也是我國三家X86芯片制造商之一;中微公司5納米刻蝕機技術全球領先。那么,同為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內的企業,同為科創板上市公司,即將正式上市的華峰測控技術底蘊究竟如何呢?
細分領域國內領先
華峰測控主營業務為半導體自動化測試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用于模擬及混合信號類集成電路的測試。在該領域,華峰測控已經做到了國內領先。
根據賽迪顧問數據,2018 年中國(大陸地區)模擬類集成電路測試系統市場規模為 4.31 億元,而華峰測控2018 年度境內模擬測試相關的收入為 1.73 億元,即公司占中國模擬測試機市場的市場占有率為 40.14%。
這樣的市場表現與華峰測控的技術實力不無關系。根據華峰測控招股書,目前公司已是國內最大的半導體測試系統本土供應商,也是為數不多進入國際封測市場供應商體系的中國半導體設備廠商。2018 年,華峰測控推出了可將所有測試模塊裝在測試頭中的 STS 8300 平臺,具備 64 工位以上的并行測試能力,能夠測試更高引腳數和更多工位的模擬及混合信號類集成電路。
得益于華峰測控在技術上的創新,2016 年度、2017 年度、2018 年度和 2019 年 1-6 月,華峰測控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 79.99%、80.71%、82.15%和 81.58%,毛利率較高且最近三年呈上升趨勢。
打造產品與銷售雙引擎 實現可持續發展
雖然在市場地位、技術實力等方面擁有優勢,但華峰測控也有隱憂,即模擬及混合信號類集成電路的測試市場規模較小。
如前文所訴,2018 年中國(大陸地區)模擬類集成電路測試系統市場規模為 4.31 億元,而華峰測控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40.14%。所以從增長的角度考慮,華峰測控也在穩固自身業務的同時,繼續尋找新的增長點。
賽迪顧問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SoC 類集成電路測試系統市場規模為8.45億元。借助此次上市的機會,華峰測控將發力SoC 類集成電路自動化測試系統和大功率器件自動化測試系統兩大領域。
本次上市,華峰測控擬募集資金10億元,其中6.56億元將用于集成電路先進測試設備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達產后,將形成年產 800 套模擬及混合信號類集成電路自動化測試系統和200 套SoC 類集成電路自動化測試系統的生產能力。
華峰測控進入SoC 類集成電路自動化測試領域并非心血來潮。華峰測控表示,公司部分現有客戶具有較大的 SoC 類集成電路的測試需求,公司通過在模擬集成電路測試領域的良好合作歷史,能逐漸獲取現有客戶在 SoC 類集成電路測試領域的訂單;另一方面,伴隨汽車電動化、5G 和人工智能等的迅速發展和未來中國在 SoC 芯片設計和封測領域國產化趨勢,國內 SoC 類 集成電路測試需求將持續攀升。
除了產品品類的擴展,華峰測控還將進行地域擴展。華峰測控計劃將新建天津營銷總部,擴建北京、上海、蘇州、西 安、成都等 5 地營銷服務辦事處,并在杭州、廈門、深圳、合肥、南京、重慶、新竹、美國硅谷、日本、意大利、歐洲、韓國等地新建營銷網絡服務網點,以提升公司客戶服務質量與營銷覆蓋范圍。
華峰測控表示,未來產品與市場擴展將成為華峰測控增長的雙引擎,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