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舊金山2月7日電 題:記者手記:舊金山灣區尋常生活中的些許不尋常
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美中硅谷協會會長瑪麗蓮·里布思去年4月在武漢呆了整整一個月,在那里,她交了很多朋友。她告訴記者,最近,她的生活中多了一件事:每隔一天就要和大洋彼岸的這些朋友聯系,打聽每個人及其家人是否健康。幾天前,她還和一群中國人在舊金山灣區參加了一個慶祝中國農歷新年的儀式。
美國目前確診的12例新冠肺炎患者中,有一半在加州,其中4例在舊金山灣區及周邊地區。疫情暴發后,像瑪麗蓮一樣,一些人的尋常生活中,多了些許不尋常。
在硅谷一邊運營古箏教育工作室,一邊在社區大學讀書的章夢添說,硅谷確診了兩例新冠肺炎病例之后,自己的工作和學習依舊很正常。學校還發郵件提醒學生,季節性流感現在很普遍,一定要注意防范。郵件還列舉了保護自己免受感冒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預防措施。
一家知名IT公司的軟件工程師Stream Wu說,公司的健身中心最近可以領取N95口罩,每人每天可領取一只。她說,即便可以免費領,也沒見到有人戴口罩。同時,公司還有“匹配募捐”的政策,即員工為疫區捐多少款,公司就捐出相同金額的款項。
從事保險行業的美國人馬特·張伯倫站在舊金山街頭對記者說,舊金山跟平時并沒有明顯的區別,一個小變化是,偶爾見到有人戴著口罩。“這里的人們真的沒有那么擔心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馬特說,“就目前而言,我認為流感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危險。”
馬特說:“因為一種病毒去歧視一個人群是一件糟糕、危險的事。這在某些地方正在發生,我希望不要在舊金山發生。”
霍特國際商學院的中國留學生馮雪陽正在攻讀雙學位,相較其他同學,學業更加繁忙。他近期還特別關注了美國的社交媒體,并告訴記者:“關于武漢疫情的消息下面,大部分評論都是支持中國的。”
正忙于組織當地華僑華人為疫區募捐的舊金山灣區知名僑領李競芬,給記者講了一個小故事:在第6批共計28箱捐贈物資搬運到物流公司的過程中,一位20多歲的印度裔搬運“小哥”盡職盡責地完成了任務。李競芬像平常一樣付給“小費”作為感謝,“小哥”謝絕了這份心意,并對李競芬說:“請把錢捐給中國。”
在福斯特城的一家規模較大的華人超市里,收銀員都戴上了口罩。其中一位收銀員表示,疫情并沒有給超市帶來什么影響,“我們(的生意)還是很興隆”。
晚飯時段,記者走進米爾布雷市的一家湖北菜館。店主Nina是武漢人,已經和搭檔在舊金山灣區開了20多年的湖北菜館,也好幾年沒回過武漢了。她說,盡管最近收入受到了影響,他們仍參與了對故鄉的募捐。
記者起身告別,送客至門外的主人突然攥緊拳頭,提高音量說:“我們中國人,一定要加油渡過難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