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嘉誠“丟了”香港首富! 來源:東方財富網
香港首富首度易主!
日前,福布斯發(fā)布2020年香港50大富豪榜,“超人”李嘉誠竟然跌落首富寶座,降至第二,取而代之的是較他年長幾個月的恒基地產李兆基。
根據(jù)《福布斯》資料顯示,李兆基以304億美元(約2371億港元)的身家登頂香港首富,較排名第2的李嘉誠高出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其中李兆基身家按年增加4億美元,而李嘉誠身家則按年減少23億美元。
李嘉誠21年來首失香港首富寶座
和去年一樣,《福布斯》在2月份公布了新一年的香港50大富豪榜榜單。不同的是,榜首的人不再是“超人”李嘉誠,而是他的老對手“四叔”李兆基。
自該榜單12年前首次推出以來,李嘉誠一直位列榜首,但今年首富之位首度易主。這也是21年以來,李嘉誠第一次跌下香港首富寶座。從1999年開始,李嘉誠都是香港富豪榜上最有錢的人。
2020年,李嘉誠身家依然高達294億美元,但比去年的317億美元縮水了23億美元;反觀李兆基,雖然去年以300億美元身家居于李嘉誠之后,但他的財富在2020年稍有增加,達到304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和首富李兆基一樣,前十名的富豪中,超過一半都是從事房地產行業(yè),并且只有阿里巴巴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蔡崇信從事的為電商行業(yè)。
其中,香港傳統(tǒng)四大家族均在前十之列列,新世界發(fā)展鄭家純以207億美元身家排名第三,新鴻基地產當家人鄺肖卿則排在了第七,身家137億美元,吳光正同樣入圍,其是會德豐的主要持股人,身家116億美元。
近來頻繁投資內房股和債的劉鑾雄突然從十名開外暴漲到了第四位,身家達到169億美元。雖然2019年房地產行業(yè)被整體看衰,但從中嘗到甜頭的劉鑾雄也多次公開聲明對恒大充滿信心。
公開資料顯示,李兆基1928年生于廣東省順德市,比當下92歲的李嘉誠年長幾個月,人稱“四叔”、“香港巴菲特”,曾任地產發(fā)展商恒基兆業(yè)及中華煤氣的董事局主席,并且為新鴻基地產董事局副主席。
而李嘉誠,在去年5月份正式退休,將自己的數(shù)千億美元的商業(yè)帝國交給其長子、現(xiàn)年54歲的李澤鉅接棒,次子李澤楷則將獲得巨額資金。
福布斯指出,二人身家的差距只有10億美元。鑒于股市上下變動,李嘉誠在任何時候都可能奪回自己的領先位置。
有一項很有意思的數(shù)據(jù),2008年福布斯富豪榜上,李嘉誠的身家就已經是320億美元,但直到12年后的榜單中,竟然比當年還縮水了16億美元。
李嘉誠財富縮水受英國脫歐所累?
實際上,2019年同一個榜單上李嘉誠身價317億美元,已經較2018年縮水了43億美元。李嘉誠財富持續(xù)縮水的原因,有分析認為是受到英國脫歐的拖累,而此前李嘉誠幾乎買下整個英國。
眾所周知,李嘉誠近年來一直都是“瘋狂”投資英國,截止到現(xiàn)在,李嘉誠在英國的投資已超過了4000億元。但李嘉誠投資英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英國脫歐此前僵持3年多的時間,且如今已正式脫歐,在這期間英國局勢動蕩,很多企業(yè)都開始撤離英國。英鎊也在不斷縮水,李嘉誠在英國的資產,也一度縮水了近千億元。對于英國脫歐,李嘉誠自己也曾說過,如果英國脫歐,將對英國產生不利影響,自己當然希望英國不會離開歐盟。
不過,李嘉誠也說過,英國脫歐不是世界末日。事實上,英國脫歐期間,他還是繼續(xù)加注在英國的投資。
2019年8月19日晚間,李嘉誠旗下長實集團發(fā)布公告,擬斥資27億英鎊(約合252億港元)收購在倫敦上市的英國釀酒廠及英式酒館營運商GREENE KING PLC全部股權,收購完成后,Greene King將成為長實集團全資附屬公司。而此筆收購也成為長實集團在英國脫歐敏感期最大的一筆投資。
而早在這筆收購案發(fā)生前,李嘉誠家族控制的集團已經在海外有了廣泛的涉足,其交易主要分布在歐洲、澳洲和北美,其中又以英國最具代表性。李嘉誠麾下企業(yè)在英國的投資,遍布港口碼頭、電力能源、天然氣、醫(yī)療等行業(yè),以致讓歐洲人驚呼李嘉誠“買下了整個英國”。
在基建方面,長江集團為英國25%人口提供配氣服務,旗下的英國電網掌控了英國30%的電力供應,收購的英國水務公司,為超過7%的英國人口提供飲用水,對英國的經濟與民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但回顧李嘉誠旗下上市公司過去一年的表現(xiàn),長和近已累跌月9.3%,長實更是跌近2成。
兩位商業(yè)大亨競爭由來已久
同為香港富豪,李嘉誠與李兆基的競爭由來已久,也算是“斗”了大半輩子了,兩人不僅同一年出生,而且都是靠房地產起家,祖籍都是廣東,還同姓。
上世紀80年代,李兆基與鄭裕彤(鄭家純父親,新世界創(chuàng)始人)在李嘉誠的加拿大萬博豪園項目開發(fā)中給予了不少助力。后來,兩位都看上了同一個美麗華酒店項目,拉開了競爭的序幕,展開了長達20多年的香港首富家族德比。
在之后的公開競拍之中,李嘉誠只收購了美麗華14%的股份,而李兆基的入足讓李嘉誠失去了該酒店的經營權,只成為了其普通的股東。此次投資沒有讓李嘉誠達到最終的目的,并且因此損失了150億。而李兆基買下了美麗華一半的股份,并且至今美麗華酒店的牌子都沒有變更。目前美麗華酒店已經上市,最新市值為100億港元。
不過,在過去21年雙方激烈競爭中的勝利者都是李嘉誠,而李兆基終于在退休后才終于超越自己的老對手。
香港“四大家族”正式進入接班時代
根據(jù)恒隆地產去年5月的公告顯示,91歲的李兆基正式落實退休計劃,退任相關職務。
不過,李兆基也是退而不休,會留任公司執(zhí)行董事,成為幕后軍師,李兆基通過努力奮斗,打造了5500億港元的商業(yè)帝國,交由兩子李家杰及李家誠共同治理。自此,香港正在告別“四大天王”的時代。
恒基兆業(yè)與長江實業(yè)、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fā)展并稱為香港地產界的“四大天王”。有報道稱,隨著李兆基的交棒,這四大集團已全數(shù)由第二代接棒,更年輕的第三代也開始參與家族業(yè)務。
1976年,李兆基創(chuàng)辦恒基地產,1981年,恒基地產上市,主要業(yè)務為地產開發(fā)和投資,經過多年的發(fā)展,恒基地產的規(guī)模已經很大了,不僅有三家上市聯(lián)營公司,而且還持有企業(yè)一些上市公司是股權,光是旗下6個上市平臺,市值就有5495.68億港元。
李兆基退休早在2014年就開始布局了,他先是辭任了旗下上市公司是職位,在5月27日正式交班。
關于接班人,外界曾傳聞,次子李家誠可能會成為恒基集團的繼承人,不過從目前安排來看,李兆基同時委任兩子為繼承人,兩人實力均等,李兆基的長子李家杰,已經56歲了,擔任恒基地產執(zhí)行董事,而次子李家誠,擔任恒基發(fā)展副主席一職調任為主席兼總經理。
李嘉誠決定在2018年退休后,四叔就比他晚一年退休。兩位年齡相若,在退休時都已經達到了鮐背之年。
90歲的李嘉誠直接傳位給大兒子李澤鉅,91歲的四叔則決定讓兩個兒子共同接班分管業(yè)務。在如何繼續(xù)參與公司業(yè)務上,李嘉誠甩掉所有職務擔任有名無實的公司顧問隱居幕后,而四叔則繼續(xù)擔任公司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