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在去年暫停了從加拿大進口油菜籽的交易,加拿大相關產業也因此面臨滯銷難題。不過,加拿大龍蝦等海鮮產品卻因為鄰國的出口不佳而迎來了商機,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加拿大共計向中國出口3.84億元活龍蝦,比2018全年的對華出口水平(2.57億元)還要高。然而好景不長,加拿大的對華出口又迎來了新的難題。
據加拿大媒體最新消息,隨著中國將大部分訂單轉移至其他國家,加拿大未來兩年的出口將出現大幅下降。
據悉,在早前北美鄰國產品滯銷之時,加拿大供應商趁機加大了對華供應,并借此“賺了一筆橫財”。但隨著中國恢復購買,加拿大同類產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將受到影響。消息指出,大約有15種加拿大產品的對華出口面臨競爭,涵蓋大豆、木材、汽車和海鮮等多個出口產業,占加拿大對華出口總額的51%左右,損失或高達120億美元(約840億元人民幣)。
換言之,如果加拿大無法留住中國買家,其出口產業將面臨巨額損失。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海鮮大豆之外,據歐洲當地的貿易商透露,由于中國市場將加拿大小麥拒之門外,所以目前中國買家正在增加對歐洲小麥的采購。
根據預測,今年歐盟國家對中國市場的小麥出口可以達到100萬噸,其中大部分將是法國小麥。由此可見,加拿大的對華出口面臨著不少挑戰。在此情況下,加拿大對于是否選擇華為一事的態度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不久前,英國正式宣布允許華為有限度地參與該國的5G建設,對此,加拿大也隨即表示,在5G設備供應商的選擇上,加拿大會“參考英國的決定”。然而,在龐大的中國市場面前,不少供應國都爭相發出了合作信號,加拿大要想維持對華合作優勢,恐怕還要展現更多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