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 姬智女孩
“從中國撤僑;關閉過境點;遣返確診的外國人;對來自疫區的旅客采取禁止入境或隔離措施”……相較于感染人數與致死人數更多的季節性流感,為什么全世界都更加害怕此次新型冠狀病毒?
時至今日,全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數仍然在持續上升,但其實相比于另一種更為常見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來說,新冠病毒仍然是小巫見大巫——這種疾病就是季節性流感(seasonal flu)。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表明,每年全世界有多達500萬人成為流感重癥病例,約10萬人死于流感[1]。相比之下,截止到2020年2月3日,全球確認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為20471人,其中大多數為輕癥患者,死亡人數為426人[2]。
數據似乎表明,新冠病毒的影響力是小于流感病毒的。但各國政府紛紛對此次新冠疫情嚴陣以待,采取的措施包括:從中國撤回本國僑民;關閉過境點;遣返確診為新冠肺炎的外國人等等。以美國為例,美國將赴華旅行風險級別提升到最高級別,并從2月2日起臨時禁止過去14天內曾赴華旅行的所有外國人員入境。
為什么世界各國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反應如此激烈呢?
01
不確定性
在1月31日(上周五)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國家過敏與感染性疾病研究院(NIAID,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院長Anthony Fauci對此作出了解釋:最主要的原因是這種新病毒的不確定性。
他說,流感具有確定性,“我們可以向民眾保證,隨著三四月的到來,流感患者會大幅減少,我們甚至可以非常準確地預測流感死亡率的大致范圍以及患者的住院情況。”但是,衛生部官員不知道新冠病毒的致命性有多強。就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新冠肺炎比流感更容易致死。
瑞士伯爾尼大學(University of Bern,Switzerland)的計算流行病學家Christian Althaus說:“對于流感,我們可以粗略地估計,每1000名感染者中就有1人死亡(即,死亡率0.1%)。而這種新的冠狀病毒,致死率可能達到1%。”換言之,后者的致死率可能是前者的10倍。
Althaus還說,即使二者致死率大致相當,還需要考慮另外一個層面:如果有辦法永久消除流感的傳播,人類當然會這樣做,但現在流感已過于普遍,難以遏制;而相比之下,新冠病毒才剛剛開始在人類中傳播,我們還有機會在這個時候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它,甚至消除它。
以SARS為例:2003年,SARS病毒導致全球8,000多人感染,數百人死亡。在世界各國的努力下,這場瘟疫被成功遏制,沒有像流感一樣成為全球性疾病。
02
傳播方式
對新冠病毒采取嚴厲措施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傳播方式。
在SARS的傳播過程中,大多數SARS病毒感染者并沒有把病毒傳染給其他人。事實上,SARS主要通過所謂的“超級傳播者”進行傳播。“只有一小部分感染者會成為‘超級傳播者’,比如1位感染者可以將病毒傳染給10人、20人甚至30人,” Althaus說,雖然聽起來很可怕,但這種傳播方式實際上更容易控制。防控人員只需將大部分精力用于確定超級傳播源,即可遏制病毒的傳播。也正因為此,在SARS暴發的時候,即使你接觸了病毒的攜帶者,情況也不一定會那么糟,因為這些攜帶者可能并不是超級傳播者,不大可能造成新的傳染鏈。
不幸的是,Althaus等人進行的建模表明,與SARS不同,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可能類似于流感,這意味著它的傳播速率更穩定,也更難以控制。“這意味著我們必須非常謹慎,才能找到所有感染這種病毒、并傳播到其他國家的患者。”
03
對 策
美國的衛生官員認為“隔離“是遏制病毒傳播策略的關鍵因素。目前,美國已將赴華旅行風險級別提升到最高級別,并從2月2日起臨時禁止過去14天內曾赴華旅行的所有外國人員入境。在2月3日(周一)的新聞發布會上,來自美國疾控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的Nancy Messonnier博士宣稱:“采取以上措施的目的是減緩新型冠狀病毒進入美國的速度。”
CDC希望,這些措施至少能防止新冠肺炎在美國扎根,成為一種像流感一樣的常見疾病。但這可能為時已晚——Messonnier博士指出,美國政府的措施不能覆蓋到每個旅客,考慮到新冠病毒的性質及其傳播方式,CDC的希望恐怕要落空。
同時,最新的數據估計表明,中國仍有數以萬計的感染者尚未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