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號哨位
2月3日
立春的前一天
除了火神山醫院啟用
“方艙醫院”也開始建設
▲武漢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
3日晚上
武漢連夜建了3所方艙醫院”
分別是洪山體育館(800張床位)
武漢客廳(2000張床位)
武漢國際會展中心(1000張床位)
隨后
“方艙醫院”擴容至11家
接診床位超過10000張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
01
“方艙醫院”
什么是“方艙醫院”
請先看科普圖片
看到武漢的“方艙醫院”
不少朋友覺得很壯觀
其實
“方艙醫院”最初源于戰爭
20世紀60年代
在越南戰場上的美軍
為了救治傷病員率先研發
我軍的方艙醫院
則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建設
首支應急保障旅衛生營
在原北京軍區255醫院成立
請大伙記住這個255醫院
它的經歷和故事足夠動人
1996年
解放軍第一代方艙醫院研制成功
2003年
解放軍第二代方艙醫院配發部隊
目前為止
所有戰區都裝備了野戰方艙醫院
雖然起步較晚
但我軍的野戰方艙醫院技術
處于國際先進行列
02
“方艙寶寶”
2008年
我軍的野戰方艙醫院
在汶川地震中使用
出動的就是前面提到的255醫院
▲野戰方艙醫院在抗震救災前線
在2008年汶川救災時
255醫院的野戰方艙醫院
除了救治地震中的傷病
還接生了13名四川綿竹市的嬰兒
這13位小孩
被親切地稱為“方艙寶寶”
▲
2008年5月
“方艙寶寶”誕生
▲“方艙寶寶”的合影
2018年
時隔10年之后
已歸為聯勤保障中心的255醫院
回訪當年救災的地方
10年過去
“方艙寶寶”健康長大
▲第255醫院回訪團官兵為13個孩子慶祝生日。
▲2018年7月,13名“方艙寶寶在255醫院禮堂合影。
野戰方艙醫院
除救治傷病對抗死亡
也迎接新生孕育希望
2019年
在建國70周年大閱兵中
列入搶修搶救方隊的方艙醫院
也進行了亮相
03
連夜搶建
2月2日起
解放軍開始承擔
武漢市民生活物資配送供應任務
2月3日晚
完成一天的配送生活物資之后
駐鄂部隊抗擊疫情運力支援隊
接到了新的任務
他們要為武漢3座“方艙醫院”
進行物資搶運
▲官兵裝載完畢后
趕赴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
▲物資快速運抵
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
截至2月4日17時
解放軍累計出動兵力180人
運輸車60余臺次
運送床架、床墊等物資3400余件(套)
04
戰“疫”加速
在火神山醫院建設期間
就已經有人提出
為何不采用我軍的野戰方艙呢?
按照這樣的設想
隨便找一個工地、公園、跑道、體院館
都可以快速展開
如今的劇情似乎也是
按照“這個設想”展開的
不過要明確一點
如果官兵在戰場上受傷
衛生員會快速的包扎止血
然后進行戰傷分級
按照傷情通過直升機和戰場急救車
快送到不同級別的野戰醫院
野戰醫療方艙是應對戰場創傷的
對于“新冠病毒”并非完全地合適
所以
此次武漢的方艙醫院
是抽調的地方20家“方艙醫院”
這也不是純粹的野戰方艙醫院
醫療人員和器械都是直接從地方上拉的
方艙醫院的定位是
“專門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的輕癥患者”
即檢測呈陽性但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的病人
患者癥狀一旦轉重
將會被及時轉入
金銀潭醫院、火神山醫院等
專門治療重癥的醫院
方艙醫院的投入
對諸多輕癥患者
是一個福音
對整個戰“疫”的進程來說
也會起到加速的作用
05
決戰將至
關于這場戰“疫”
還傳來了這樣一則好消息
新增疑似病例
連續第二天下降
昨天夜里
國家也決定
征用一批酒店、場館等
集中收治輕癥患者或觀察密切接觸者
且再增加2000名醫護人員支援湖北
火神山醫院為代表的醫院
主要收治重癥患者
新建設的方艙醫院
主要針對輕癥患者
征集的酒店和場館
主要給密切接觸者
種種跡象表明
針對這場戰“疫”
全國在武漢這片主戰場
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和力量
是要打一場決戰的節奏了
決戰來臨
勝利可期
素材來源于: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軍網、解放軍畫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