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次見面
你是否已經嘗到人間至苦
但因為你的到來
我們凝重的生活有了喜色
1月25日零點八分,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當天首個“鼠來寶”降生,身長50厘米,體重3260克,父母取小名“年寶”。
“希望這個漂亮健康的小公主能為特殊時期的武漢帶來新生的力量。”孩子爸說。
- 01 -
新生命不接受“暫停”
生活按了“暫停鍵”,但新生命的到來卻容不得等待。
作為“生娃大戶”,在這段時間,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兩家專科醫院醫護人員嚴陣以待,承擔起了特殊時期保障孕婦正常分娩的重任,為寶寶們大開“生門”。
本在上海工作安家的小魯,預產期是大年初五,12月就回漢在娘家待產,沒想到碰上疫情。雖想再回上海,又擔心途中出意外,只能安心在漢待產。
大年初二發作的她被家人送至湖北省婦幼保健院,順利產下兒子。丈夫小王說:“那個時候每天都收到不好的信息,這個孩子洪亮的哭聲給了我們生的希望,感謝醫護人員為我們做好防護,至今寶寶和家人都很正常。”
據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分娩室護士長鐘菊芳介紹,今年1月醫院接生了近800個新生兒。封城后雖然出行不便,但到了預產期、要生孩子的產婦并沒有明顯減少,近期平均每天接生25個新生兒。
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的“鼠寶寶”哭聲響亮。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產科護士長林瑩告訴記者,該院去年分娩量2.9萬,平均每月接生2400余個新生兒,武漢“封城”以來,分娩量并未減少,住院孕產婦還呈增加的趨勢,每天平均接生77個新生兒,至今10多天的時間,產科已經順利將1000多個新生命帶到人間。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產科首席顧問、主任醫師肖梅介紹,這段特殊時期,全院上下聯動,相關科室齊心合力,暢通就診渠道,優化就診流程,做好應急準備,按相關要求為孕產婦進行規范治療,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母嬰安全。
新生命的誕生帶給人無盡的希望。
- 02 -
除了淡定還是淡定
沌口的呂女士是一位二孩媽媽,她的預產期是2月6日,5日還在家淡定等待寶寶的出生信號。
呂女士原本預約1月22日在同濟醫院做38周產檢,需要做產前彩超來預估胎兒大小、推薦生產方式。得知疫情嚴重,同濟醫院已收治發熱病人,她連忙咨詢以前做產檢的醫生。醫生分析,之前呂女士堅持定期產檢、情況正常,可以考慮在家觀察,每天數胎動,等發作了再直接到醫院生產。
“最著急的時候,是得知私家車要禁行,我快要急瘋了。”呂女士說,家里沒有私家車,原本跟住在附近的朋友打好招呼,萬一有緊急情況,就請朋友開車送她去醫院。但如果私家車不能出行,怎么去醫院就成了難題。后來得知這種緊急情況私家車可先出行,她放下心來。
專科醫院的傳染風險相對較小,但畢竟要和外界有接觸,如何避免風險、怎樣和家人隔離,成了呂女士近期的“研究課題”。她找朋友勻了一批口罩,準備了一身舊衣服,準備在醫院里專用。等生完孩子回家,夫妻倆統統換新衣服,帶小寶住在主臥隔離,爺爺奶奶負責管生活、帶大寶。
“準備做好,心里不慌。”呂女士說,從剛開始經常半夜驚醒,到現在安心在家、坐等生娃,她已經適應了新的生活方式。
- 03 -
近期要產檢怎么辦
張女士懷孕11周,在外地工作,預約2月12日在當地做NT篩查。年前,張女士回武漢娘家探親,就一直留在了武漢。眼看做產檢的日子要到了,也不可能回工作地做檢查,怎么辦?
記者了解到,目前正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孕產婦屬于易感人群,為了降低因人群聚集導致的孕媽媽感染風險升高,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暫停普診接診,僅接診門診急診超聲和住院超聲檢查。
如果錯過了NT篩查的規定時間,可等疫情緩解,懷孕15~16周時,到該院加做一次超聲篩查重大結構畸形,到中孕期“大排畸”也可以進一步篩查出嚴重的胎兒結構畸形。但若有腹痛、胎動異常、陰道出血、陰道流液等急診情況,可隨時就診接受檢查。
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周潔瓊建議:
產檢次數可適當減少。如果胎動正常,沒有異常產科情況的,疫情期間,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延長產檢時間間隔。
外出做好防護。若要外出產檢,必須佩戴好口罩,做好防護,盡量少在醫院逗留。回到家中要先洗手,清潔外衣,建議當天要洗頭或洗澡。
生娃固定陪護。到醫院產檢、就診、住院分娩,減少人員陪伴;住院后,建議固定1人陪護,最多2人輪換,不要讓親朋好友到醫院或家中探視產婦及新生兒,避免交叉感染。
若出現產科異常情況,應正確佩戴口罩,做好防護,及時就醫。
來源:武漢晚報
采寫:記者王春嵐 黎清 通訊員高琛琛 溫紅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