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2月5日電 題:患者或隱瞞病情或拒絕檢查 山西太原急救人的“戰疫”百態
作者范麗芳
作為山西省太原市唯一的院前急救醫療機構,太原市急救中心是政府指定的烈性傳染病唯一轉運機構,承擔著全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確認患者以及所有發熱患者的轉運任務,太原市急救中心17個急救站點、600余名急救人時刻在“戰場”。
35年的一線老急救人:最溫暖、有效的溝通
1月26日,大年初二,太原市急救中心市二院急救站接總調任務:府西街有一男性患者發熱37.4℃。隨即護士肖婷進行電話回訪,明確無武漢外地史或接觸史,近日去過超市,有腹痛等,了解情況后司機劉國峰接過電話說:“您好,我是出診的急救人員,鑒于現在特殊疫情時期,院前無法進行明確診斷,您家里有孩子嗎?您現在發熱,介意我們穿隔離衣去接您嗎?如果家里沒有口罩我們提供給您。”
電話那頭的患者停頓了一下,說:“家里有2個孩子,本來怕家人鄰居看見120引起恐慌,您這么一說把我顧慮打消了,辛苦你們在小區大門外稍等會,我可以自己下樓,謝謝了?!?/p>
短短幾句話,讓急救人與患者之間的距離更近了。
劉國峰,在急救一線工作近35年,曾是抗擊SARS的“老兵”。他說:“疫情對所有人都有影響,心理上焦灼是人之常情,我們也要多為患者考慮一些。”
1個多小時的堅守:我們等你也陪你
2月3日,初十,太原市急救中心中醫急救站接到一趟特殊的總調派診:某村有一戶人家有武漢旅行時,已在家自行隔離10余天,但是夫妻2人均發熱37.5℃。報警人為村委會主任。
醫生馮景、護士長趙雁、車隊長王秀福立即全副武裝趕往現場。然而當急救人員到達時,患者家中大門緊閉,村委會主任反饋:患者害怕,也很煩躁,不愿意去醫院,他正在電話做工作。
急救人員原地待命,此刻等待也是最好的陪伴。
1個小時過去了,患者始終不愿意去醫院,也不愿意見急救人員,后急救人員通過村委會主任,與患者溝通:現場沒有條件檢測,需要去醫院檢測一下,對自己、家人及身邊人都是保護。
終于,幾次溝通之后,患者想通了,同意去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診。
直至危險解除:患者隱瞞情況急救人暫被“隔離”
1月29日大年初五21時許,太原市急救中心小店急救站站長王龍、護士長閆潤珍接到一線出診人員反饋:患者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發熱且可能有接觸史,而急救人員出診只是一級防護(戴工作帽和醫用防護口罩)。
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遇發熱患者急救人員應當采取二級防護,即醫用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防護眼罩/面罩、醫用乳膠手套、防護鞋、工作帽全套防護。為何此次確診卻只做了一級防護?
原來,20時30分許,小店站接到總調派診,某小區有一患者心臟不適需要救護車,總調前期詢問回應不發燒,沒去過外地或有接觸史。為快速出診,接到指令后按常診出車,急救人員只做一級防護。
接到患者后,急救人員為患者吸氧、做心電圖檢查,測體溫(36.1℃),同時詢問病史,患者說擔心跟家人交叉感染,所以一個人在外住,不愿回家。追問之下,她說同事的弟弟是從武漢回來的。
急救人員就近將患者送往山西白求恩醫院,分診臺再測體溫37.3℃,立即去發熱門診就診。
與此同時,急救人員將救護車門窗打開通風,按照指令返回站點先不進門。王龍、閆潤珍為出診人員和車輛進行消殺。
5個小時后,患者化驗結果顯示陰性(患者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此時已凌晨兩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