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傳統養殖行業一片大好,從8月份開始豬價就在快速的上漲,到了10月份漲到了20元每斤,盡管如今的豬價下跌,但還是賣出了15元一斤的高價,以這樣的行情來看,一頭豬的利潤高達2000元以上。
牛羊雞鴨的行情也十分可觀,價格一直比較高,農民從中賺取了很高的經濟收益,很多人還抓住了時機擴大喂養規模,為的就是賺上大錢。
并不是所有的農產品行情都很好,比如說今年的水產養殖行業就不是太好,很多水生物的價格達到近年來最低價。
筆者的家鄉種植西蘭花,在11月份時開始了大量成熟,只是因種植面積的逐年擴大,產量也在逐步的提升,結果市場的價格逐步下跌,產地價一斤才5、6毛。
以這樣的行情賣出去,農民自然是賺不上錢的,甚至連本錢都收不回,可商販的收購量不多,他們也會挑挑揀揀,那些品質好的才會被選中,部分農民連賣都賣不掉。
客商之所以不收購,還在于西蘭花的行情波動幅度大,6毛錢一斤收購,可能還沒運到超市里賣價就跌了,商販們根本就沒錢賺,自然會放棄收購,如此一來農田里不少西蘭花只能荒廢掉。
如今距離春節還有不到一個月,西蘭花的行情逐步的變好,才不過10多天,收購的西蘭花價格就從6毛漲到1-2元。根據西蘭花的品質不同,其收購價波動很大,普通的為1.3-1.7元每斤,優質的可賣出2元一斤。
按理說西蘭花的價位這么高,菜農應該會比較興奮,實際上農民卻抱怨不已:“蔬菜都已經開花了,沒有商品價值,現在價格高漲有啥用?”
西蘭花最有食用價值的部位就是花蕾,一旦變老開花后,那就沒有任何的價值,因此它的采收時間比較緊張。采摘時間太早,顏值不是太高,產量也會下降。如果采收晚了,花球解體,食用口感降低。等到它開花后,花蕾開花變黃,那就真的賣不了了。
現今的西蘭花行情不斷上漲,主因還是市場的供應緊張,但它和菜農似乎沒什么關系,看著滿地開花的蔬菜,大家很是心疼,半年的努力沒有半點收獲,今年怕是過不上好年了。
農民在種植農產品時,一定要找到作物的銷路才行,這樣才能賣出更可觀的經濟價值,避開潛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