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普|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N95……個個要分清
這個春節在對抗新型冠狀病毒這場戰“疫”中,人們的必需裝備就是口罩。面對市面上不同名稱、不同種類的口罩,你是否看花了眼,不知如何選擇?今天由我來向大家好好介紹一下我們口罩家族的兄弟姐妹們吧!
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還有N95、KN95甚至還有FFP2等等……雖然都是口罩家族中的一員,但是它們的參數與防護能力卻大不相同。
本文圖片均來自“上海科普”微信訂閱號
只是樣子貨的小弟——醫用口罩,因為對其要求不高,對病原微生物、粉塵的過濾性差,所以他防護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而醫用外科口罩作為家族的大哥一向對自己嚴格要求,必須參照醫藥標準YY0469或是更高的標準進行生產,對非油性顆粒的過濾效率應達到30%以上,對細菌的過濾效率要達到95%以上。醫用外科口罩由內而外的吸水層、過濾層、防水層的三層結構,使其防滲透性能更好。
此外,作為防“顆粒物”誕生的旁系姐妹花——KN型口罩主要用于防護非油性顆粒物,KP型口罩既可以防護油性顆粒物也可以防護非油性顆粒物,日常人們防霧霾用的就是KN型口罩。根據其對非油性顆粒物的過濾性能進行再次劃分,也就有了大家熟悉KN90、KN95、KN100三種口罩了。其中KN95口罩,對非油性顆粒物(用氯化鈉檢測)的過濾性能達到95%以上。
事實上,我國防護口罩標準里沒有N95的說法,而是采用1級、2級和3級的說法來表示過濾效率等級,一般1級就可以達到N95/KN95的要求。也就是說,只要符合防護口罩標準的任何醫用防護口罩,就絕對已經達到了N95級和KN95級的過濾效率了。而且醫療環境中使用的口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隔絕細菌,而細菌一旦附著在口罩外表面,非常容易跟隨潮濕的口罩直接滲透進入口罩內部,所以,防護口罩的防滲透非常重要!
非常時期出行請務必佩戴好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是您的上佳之選,而為了他人的健康安全著想也請您盡量選擇沒有呼吸閥的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