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桿姐 編輯|雯雯
近期,大家都深刻意識到,沒有什么比好好活著更重要。
對企業如此,對個體也是如此。
也有人更加樂觀,已經在預測,事情之后,樓市的走向和應該投資哪些城市。
樓市還有點遙遠,杠桿地產先說股市和近期無法復工的很多企業,得活下來的事。
盡管2月3日,春節后開市第一天A股超預期大跌,滬指創下逾四年來最大盤中跌幅,兩市超過3000只個股跌停。
但頭一天晚上,證監會深夜傳遞穩市信號,融券、股票質押均放松;
央行在2月2日也預告了將進行1.2萬億元超預期的逆回購,無不向市場傳達決策層穩市場、穩經濟、穩信心的信號。
央行逆回購,簡單說就是金融機構把有價證券質押給央行,央行借錢給他們。到了時間,再連本付息還央行。
股市的不確定性,在杠桿地產看來,未來一段時間不可避免。但只要握住了,未來賺錢則是肯定的。
只要活著,來日方長。
除了上市公司們,有困難的企業也非常多。央行和決策部門知道。
開工第一天,央行開展的高達1.2萬億元的逆回購操作,銀行體系整體流動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億元。
更重要的是,無論7天,還是14天,兩個期限的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都下降了10個基點。
這其實就告訴市場,央行希望通過中標利率下降,帶動市場整體利率下行。
正如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馬駿博士所言,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下降,是中央銀行超預期投放流動性的結果。
往年春節后,伴隨現金回籠以及流動性需求下降,流動性都是寬松的。
今年春節后第一交易日,央行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比當日公開市場逆回購到期量1.05萬億元多1500億元,再加上其他因素增加流動性,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比去年春節后高了9000億元,流動性非常充裕。
對于企業來說,市場整體流動性增加,無論如何都是好事。加上中標利率,下行了10個基點,事實上達到了一些市場人士所預期的“降息”效果。
因此,包括杠桿地產在內,多數人都判斷,2月20日將公布的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降幾乎是大概率。
在大家都非常困難的時候,低成本拿到錢太重要了。這決定很多企業能否挺過難關。
而只有更多企業可以挺過來,未來才會不造成就業壓力,才不會出現經濟嚴重滑坡,包括才能避免樓市斷供等風險。
有的人想當然會認為,既然都這樣了,這回事情后,一定會刺激樓市。
這正是杠桿地產今天重點想說的,當發生這次這樣的事情后,你還會覺得投資一堆房子有意義嗎?你還會認為,堅不可摧的中心城市,真的有那么厲害嗎?
我覺得,好好活著,和家人一起,更重要。
發生這樣的事,錢好像是沒有多少用的,房子再多也是沒有用的。有當然要有,這是我基本的看法。
除了體系層面的深度反思,正是通過此次事件,我相信很多人也都在思考,一個大國,強大而齊備的工業和農業生產、儲備能力,在關鍵時候意義多重大。
在“房住不炒”的道路上,我們已經堅持了2、3年,如果就此改弦更張、倒退,或許下一次將付出更慘重的代價。
而要避免脫實向虛,歸根結底就是要引導兩個行業健康發展,第一是金融,第二是地產。地產和金融往往又關系密切。
一個好的金融,就是要和實業互相成就,讓國家綜合實力更加強大;一個好的地產,就是要讓各城市的土地金融游戲、債務和基建可以玩,但又不太過分。
地產和金融,放縱了一個,實際就是放縱了兩個。因為一切最終都是以土地、房子為質押,在進行空轉。
災難還沒有結束,已經有人在說未來什么時候進行樓市抄底;還有的,在預測未來應該投資哪些城市……
所有這些探討,在杠桿地產看來都是入戲太深。實在是,各行各業都不容易。
只能祝大家好運,開心就好。
誰也不知道,下一次致命的倒霉會砸到誰頭上。所以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吧,起碼先把這一關過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