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電池巨頭天能電池沖刺科創板 擬募資10億補血
新京報訊(記者 朱玥怡)自今年持續推進回A股上市后,天能電池終于在2019年即將結束之際正式沖擊科創板。
12月30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已受理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科創板上市申請,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書顯示,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能電池”)此次擬發行不超過1166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比例不低于10%;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用于綠色智能制造技改項目、高能動力鋰電池電芯及 PACK 項目、大容量高可靠性起動啟停電池建設項目、大容量高可靠性起動啟停電池建設項目、國家級技術中心創新能力提升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補充流動資金一項擬投入的募集資金數額最高,為10億元。
據介紹,天能電池是一家以電動輕型車綠色動力電池業務為主,集電動特種車綠色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汽車起動啟停電池、儲能電池、 3C 電池、備用電池等多品類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內綠色電池行業領先企業之一。
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天能電池實現營業收入207.5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4.68億元;截至今年6月30日,天能電池資產總額為179.08億元,合并資產負債率為77.75%。2018年度,天能電池實現營業收入358.63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2.17億元。
目前天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天能電池93.05%股份,為其控股股東,張天任為天能電池實控人。
據招股書表述,為抓住市場機遇,天能電池報告期內圍繞鉛蓄電池及鋰電池進行擴張,產銷規模穩定提升;受限于融資渠道,公司主要利用自身經營積累和銀行間接融資實現自身發展,報告期末本公司資產負債率為77.75%。出于節約融資成本和提高融資效率等方面考慮,公司的融資方式以短期負債為主,報告期末流動負債在負債總額中的比例為88.33%,流動比率為1.02。
天能電池表示,如果受國家宏觀經濟形勢、法規、產業政策等不可控因素影響,公司經營情況、財務狀況發生重大變化,或因新增對外投資未達預期回報,亦或其他原因導致公司未能獲得足夠資金,公司將存在因授信額度收緊、融資成本大幅度提高等因素帶來的短期流動性風險。
今年以來,天能電池回A股上市持續推進。
此前于2018年11月,天能動力公告稱,董事會正考慮建議分拆天能電池集團有限公司并將其股份以獨立A股上市方式于中國證劵交易所上市的可行性;公司已根據上市規則第15項應用指引向香港聯合交易所呈交建議分拆方案。
據悉,分拆公司目前是為天能動力之全資附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主要從事電池(包括鉛酸電池、鋰電池及其他新能源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相關的服務。
工商資料顯示,今年2月27日,天能電池集團有限公司已更名為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均簡稱天能電池),公司改為股份制,這也是在A股上市的必要條件之一。
今年6月下旬,天能動力再次就分拆上市事宜發布公告稱,根據建議,分拆公司將提呈發售不超過1.17億股新股份(唯應不少于分拆公司于建議A股上市完成后總股份之10%)。由公眾持有之要約股份數量將無論如何占不超過建議A股上市完成后之分拆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之12%。
6月28日,天能動力公告稱,引入投資者分別是三峽睿源創新創業股權投資基金(天津)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上海祥禾涌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西藏暄昱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及長興興能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投后估值為約109.5億元。
新京報記者查詢了解到,上述四家投資者中兩家有國資背景。
天能動力在公告中表示,戰略投資可在天能電池的發展及業務營運中引入外部監管措施,借以改善天能電池的企業管治架構,有助確保天能動力及股東的整體利益。
目前,申報科創板上市的企業數量共達到了204家。
12月18日,上交所首屆科創咨詢委委員、平安創投管理合伙人張江曾在新京報舉辦主題為《中國經濟的定力與潛力》的“看2020財經峰會”上就科創板的意義表示,科創板的出現對于資本市場,特別是對于科技創新類企業,以及投資科技創新類的創投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對于企業而言,多了一個上市渠道。
記者 朱玥怡 編輯 孫勇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