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吉林2月3日電 (蒼雁 石洪宇)“離我們遠一點?!备瘥惱ず桶l熱門診的26名護士每天都會和家人說這句話。
同事送來的茶飲在這個冬天很溫暖 蒼雁 攝35歲的護士長葛麗坤始終在發熱門診。她所在的吉林省樺甸市人民醫院是當地唯一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收治定點醫院。疫情期間,發熱門診已接待近300例發熱患者,其中包括與確診患者密切接觸的8人。
葛麗坤的雙手像砂紙一樣粗糙 蒼雁 攝葛麗坤并不是第一個說這句話的人。當地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引發肺炎的確診患者在醫院就診時,曾多次和醫護人員說:離我遠點啊,別傳染給你們。
為了離64歲的母親遠一點,血液免疫科護士韓冰在申請到發熱門診前,特意在醫院附近租了間房子,和另一名女護士同住。
韓冰穿好防護服即將上崗 蒼雁 攝在葛麗坤“招募”護士的信息發到群里后,韓冰立即和葛麗坤“私聊”,她的“申請理由”比較特殊:“我得過肺炎,有‘抗體’,知道如何護理這樣的患者?!表n冰曾在2015年得過嚴重的肺炎,在重癥監護室住了大半個月。
大家積極報名去發熱門診 葛麗坤 攝實際上,韓冰的“抗體”說法是不準確的,她為自己能夠去發熱門診找了一個理由。
中午11點30分,換好隔離服的韓冰走進發熱門診。從早上開始,她就沒有喝一口水,進發熱病區后,更是不敢喝水?!安怀圆缓?,不上廁所?!表n冰笑著說。
給發熱患者采血 葛麗坤 攝“為了避免麻煩,我們都控制飲食?!痹谕碌膮f助下,46歲的神經內科醫生徐鴻雁穿好防護裝備大概會耗時20分鐘。這些裝備包括:N95口罩、護目鏡、兩層隔離口罩、防護衣和鞋子。
對發熱門診全體醫護人員來說,去洗手間一次,便意味著防護裝備要重新更換。為了抗擊疫情,導致部分醫療物資緊缺,他們明白自己身上裝備的重要性。鑒于此,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里面會穿著成人紙尿褲。
徐鴻雁到崗后,已經接診兩例武漢回鄉人員。給“患者”測體溫、驗血、拍攝肺部CT、留院觀察,每一步都預示著風險。
最難挨的是值夜班。地處中國東北部山區的樺甸市,冬日夜晚的氣溫達到零下20多攝氏度,為了保持空氣暢通,“污染區”會每1至2小時通風?!白o士長給我們準備了熱貼,這很管用?!?/p>
45歲的楚紅云醫生認為自己“有一定經驗”,在發熱門診值班后,她會刻意與人保持距離,“說話要保持一米遠”,她明白自己是“易感染的高危人群”。
實際上,她還刻意“疏離”了兩個孩子。3歲的孩子已送到親戚家,只有17歲的女兒在家。楚紅云回家后會主動遠離:如果做飯要戴上口罩,家人吃飯時在各自的房間,說話要隔著門。
女兒不會知道的細節是,母親“全副武裝”值班10或14個小時的滋味并不好受。防護衣為了防止病毒滲透,內外隔離,穿在身上忽冷忽熱。由于東北氣溫低,護目鏡經常上霜,成人紙尿褲還會帶走體溫。
醫生張波濤下班后的自我隔離更加徹底:下班后獨自居住,想家人了便打個電話?!跋胱屗麄冸x我遠一點,我選擇這份職業,我愿意承擔這份風險,但不想給家人承擔?!睆埐f。
作為樺甸市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防治專家組組長,樺甸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張偉東需要協調多部門,也需要對特殊患者進行會診。往往一天下來,他的聲音嘶啞到很有“磁性”。
“我們是基層醫院,需要防范及時。”張偉東說,確診的那例男患者體重250多斤,因為過于肥胖有很多不確定性,現已轉院治療。“我每天都會關注他的病情,現在看,他的治療情況比較好,已經停藥觀察?!?/p>
“離我遠一點”,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把自己“隔離”,但來自同行的溫暖讓他們覺得自己并沒有被隔離。放射科主任苗兵送來了100罐蒲公英根茶,“讓大家喝點,我的戰友們很辛苦,我也想盡一點綿薄之力吧?!泵绫畔虏柁D身就走。當地中醫院更是送來了提高免疫力的湯藥。
由于長時間戴雙層手套,并用涼水洗手消毒,葛麗坤的手像砂紙一樣粗糙,但她并不在意。“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备瘥惱て涞难劬飵е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