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管競 陳思眾
時至今日,好像也沒人能說清武漢到底發生了什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武漢今天的局面。
從可防可控到有限人傳人再到確診病例大規模爆發;從四面八方的救援物資涌入武漢紅十字會再到一線醫生的醫護物資依舊不斷告急;從黃岡衛健委主任“沉默是金”到黃岡確診病例迅速破千;從紅安縣16歲腦癱患者鄢成在父親被隔離后離奇死亡,再到舉債20萬治療不見好轉最后放棄治療去世的重癥肺炎孕婦翁秋秋……
一方面是武漢官方要求醫院必須收治,另一方面是眾多病患的一床難求。
法新社關于武漢的一則報道震驚了世界,公開、透明是粉碎謠言的唯一武器,我們應該讓全世界都明明白白知道,在過去30天,武漢到底發生了什么?只有這樣,謠言才會失去傳播的溫床。
法新社報道震驚了世界
據中新社報道,2月2日,中新社記者從武漢有關部門了解到,此前外媒報道的武漢街頭出現尸體屬實,但死者生前未被確診新冠肺炎。
最早披露該消息的媒體為法新社,該通訊社1月30日報道稱,當天上午武漢街頭出現一名男子的尸體,但無法確定死因。
多張照片顯示,一名佩戴口罩的男子倒在一家具店門口,右手上還有一個裝滿東西的塑料袋。據悉,法新社記者到達現場后不久,警察和醫務人員乘坐救護車抵達,他們都身穿防護服、佩戴口罩。
隨后,這篇報道被英國《鏡報》、《每日電訊報》,以及《日本時報》等多家媒體轉載。
對此,武漢市有關部門1日晚向中新社記者轉述死者的謝姓家屬介紹稱,死者生前居住在硚口區,未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
經查詢,事發地位于武漢市江岸區香港路,距定點醫院武漢市第六醫院步行距離僅5分鐘。
一張病床就是獲救的最大希望
事實上,對于目前在武漢市的疑似病例患者來說,能住進醫院就是他們最大的需求。
根據武漢市2月1日公布的病床使用情況,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市第五醫院、市中醫醫院、湖北六七二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和新洲區中醫醫院合計剩余175張空床位。
同日,武漢市新增確診病例894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109例,已治愈出院至少72例。根據病床使用情況,武漢市確有6808張床位投入使用,那么除去確診和已治愈出院的患者外,應該仍有不少床位可提供給疑似患者。
但另一邊,網絡上仍有不少實名求助對象的家屬在武漢醫院間奔走,希望能得到一張床位。
據《財經》2月1日報道,目前只有兩種路徑可被收治入院。一是靠社區排隊,病患先去社區交肺部CT、血常規報告,社區上報街道,再根據輕重緩急對接醫院的新開床位,拿住院單入院;二是去有核酸試紙的定點醫院排隊,48小時拿結果,確診后就不能被醫院拒收。
武漢衛健委在27日稱,定點醫院的單日樣本檢測能力已提升到每日近2000份,全市各定點醫院確診病例的速度提高。
但事實上,這兩條路徑仍然阻礙重重。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在武漢的病患家屬唐本剛(化名)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此前,他的爺爺與父親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戰區總醫院均被診斷為“病毒性肺炎”,需及時入院治療。
爺爺30日出現病危癥狀,在與社區反復溝通下,才作為疑似病例入住武漢市第四醫院,目前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直至如今,他也未能進行核酸試劑檢測。
唐本剛說,他的父親2月1日不僅持續高燒不退,還出現血氧飽和度低、干咳嚴重的情況。
根據《財經》在武漢一線的記者獲取的社區上報標準如下:
發熱人員的標準是:1。發燒37.5度以上;2。咳嗽;3。乏力。
疑似人員的標準是:1.CT檢查結果為雙肺毛玻璃樣改變;2。血常規檢查白細胞異常;3。 含發熱人員標準。
重癥人員的標準是:1。 血氧飽和度降低;2。呼吸困難;3。有基礎疾病;4。年齡偏大、體質弱者;5。含發熱和疑似人員標準。
唐本剛的父親已基本滿足重癥人員的標準,但仍然被所在社區告知等待,或自己想辦法解決。社區工作人員告知他們,所有定點醫院均收治對口區域的病人,因此即便有空床位也無法入住。“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我也不知道了。”他說。
火神山醫院“亮劍”
好消息還是傳來了,火神山醫院今天已完成交付,解放軍正在入駐接管。
火神山醫院今日交付(圖源:新華社)
武漢新建的兩座“小湯山醫院”中,今日正式交付的火神山醫院3日起可提供1000張床位,而根據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此前的采訪,預計5日竣工的雷神山醫院或將提供1300張床位。這兩所醫院的運行將真正緩解武漢眾多疑似病例的困境。
據新華社報道,軍隊抽組1400名醫護人員于2月3日起承擔武漢火神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專科醫院醫療救治任務。該醫院主要救治確診患者,編設床位1000張,開設重癥監護病區、重癥病區、普通病區,設置感染控制、檢驗、特診、放射診斷等輔助科室。
此次抽組的醫療力量來自全軍不同的醫療單位,其中,聯勤保障部隊所屬醫院抽組950人,先期抵達的陸軍軍醫大學、海軍軍醫大學、空軍軍醫大學450人納入統一編組。此外,從解放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抽組15名專家組成聯合專家組,現地指導醫院疫情防控工作。
據了解,醫護人員中有不少人曾參加小湯山醫院抗擊非典任務以及援助塞拉利昂、利比里亞抗擊埃博拉疫情任務,具有豐富的傳染病救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