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春節長假即將結束,四川各地逐漸迎來返程客流高峰。當日,由東航執飛的成都到上海MU5412航班旅客數量明顯增多,為確保客艙安全,上客前工作人員對客艙內部進行了全面消毒。同時,機上配備衛生防疫包,如出現旅客發熱的情況,按機上防疫應急處置程序執行。圖為乘務人員正在對乘客測量體溫。郭宇 攝
中新社成都2月2日電 (賀劭清 單鵬 張浪)比照著長寬裁剪紗布、把紗布疊雙、縫合后穿上布帶……2日下午,多位戴著口罩的村民在四川省達州市麻柳鎮的扶貧車間的縫紉機前勞作,一裁一縫間,一個個自制口罩新鮮“出爐”。
“新聞上說,好多戰斗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也缺口罩,我們就想到自制口罩,緩解鎮上物資短缺的同時,把專業口罩留給更需要的人。”麻柳鎮黨委書記王華寧介紹,該鎮從1月30日開始在疾控中心醫生的指導下趕制口罩,目前已生產口罩5170個,送到縣城高溫消毒后,優先保障一線防疫人員,剩余全部向民眾免費發放。
內蒙古醫生拍攝自制口罩教學視頻、浙江天臺縣“巧女”自制口罩分發村民、濟南某小學舉辦自制應急口罩活動……隨著新型肺炎疫情蔓延,多地民眾自發自制口罩,將專業口罩留給更需要的人。
在四川樂山馬邊彝族自治縣老河壩鄉,“村村響”廣播中不僅循環播放著口罩制作技巧和自制口罩需要消毒的溫馨提示。老河壩鄉副鄉長阿曉秋說,雖然村民利用自家的毛巾和棉布就可以自制口罩,但按要求規范制作的才能更好防護,所以村里用懸掛標語、入戶等多種方式為村民進行指導。
記者在成都街頭看到,大多藥店張貼了“沒口罩、沒酒精、沒消毒液”的告示。一位紅旗超市售貨員說,在進貨日超市會到口罩,每人限買兩個,按照此前經驗,口罩一般一小時左右就會全部售罄。
“老百姓根據專業教學視頻自制口罩,既能做好自身防護,也能為前線節約物資,最近菜市場買菜時經常能看到和我一樣佩戴自制口罩的人。”成都市民劉女士介紹,熟練后她在三分鐘內就能做一個家用自制口罩,現在全家都在佩戴她制作的“毛巾口罩”。
自制口罩效用幾何?四川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正規口罩的核心成分是高分子材料濾料層,自制口罩是買不到口罩的無奈之舉。自制口罩使用的紗布會導致病毒、細菌殘留在紗布上,一定要及時、定期清理。
“大家一時找不到口罩的時候,專家建議也可自制口罩。”四川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副指揮長沈驥表示,在口罩緊缺的情況下,民眾佩戴口罩要佩戴自己適合的,一般民眾不主張用醫用專業口罩。
成都市精神文明辦公室的官方網站還發起了“口罩幫幫團”線上口罩互助平臺,為急需口罩、有富余口罩的市民搭建互幫互助的暖心平臺。在這個上千人的互助平臺中,不少人將自己的專業口罩,讓給了患者家屬等更需要的人。
截至1月31日,中國口罩生產企業復工復產面已達40%,產能每天可以實現800萬只。據專家預測,2月底中國各類口罩產能可達1.8億個,其中N95口罩約3500萬個左右。
“由于需求在短時間內爆發式增長,同時醫用口罩的生產有16天的周期,投放市場有一個過程,因此這段時間口罩特別地緊缺。”四川省經信廳廳長朱家德表示,隨著更多企業復工復產和產能的釋放,口罩難買的情況將會逐漸緩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