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圣旨式裁員”粉墨登場,做一個體面的人那么難嗎?
來源:呦呦鹿鳴
如果,一定要選擇一個視頻給2019年的真實民間生態做一個注腳,那么,來自神州優車的這兩條“圣旨式裁員”視頻,應是當仁不讓的種子選手:
“圣旨式裁員”是我起的名字,這兩位人事(HR)經理,在工位邊上,在大庭廣眾下,拿著一份“單方面裁員”的紙,一個宣讀,一個拍攝,氣勢如同屈尊降臨一線的天朝上使宣讀圣旨一般,不接受協商,不接受提問,不接受反駁。
朋友們,請注意細節:這兩位員工,看起來事先都毫不知情,HR一字一句宣讀完《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之后,立即要求簽字,員工表示要看完才能簽,通知書就被收走了,改為郵件送達(明明員工在對面),你有什么意見去“找法律途徑”和我們溝通(明明HR在對面)。
第一位員工努力保持鎮定,連續提出兩個問題:“我能了解一下公司客觀上發生什么變化了嗎?”“這個單方面通知有通知工會嗎?”
這兩個問題問得低調輕聲,但很有段位。它的背后是《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在員工不存在過失的情況下,企業單方面裁員有法定前提條件——“勞動合同簽訂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比如企業破產或者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而且,需要裁減人員20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
所以,在這么突然的情況下,這位員工仍精準地提到了兩個法律關鍵節點:公司客觀經濟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通知工會。坦白說,我是蠻意外的,現在的職場年輕人法律素質這么高了?
但是,他們都沒有得到回應。因為HR根本就不準備回答。整個過程,充斥著一股電視劇里太監宣讀圣旨的味道,而且很濃。
在工位上,在眾目睽睽下這樣宣讀通知書趕人,員工臉面不要了?HR這樣裝腔作勢,個人形象不要了?這種視頻發布出去,企業形象不要了?
做一個體面的人,這么難嗎?
真的很難。
一難難在——本是人之常情的共情心,已成為稀缺品質。
我在呦呦鹿鳴屢次提到“權力悖論”——權力是“一種以殺死患者同情心為終結的腫瘤”,掌握權力久了,會導致大腦損傷,因為,掌權者會失去一種心理能力——設身處地理解他人,即共情力。這種能力,恰恰是之前讓他們得以掌握權力的能力。
這兩位HR,以及她們所代表的公司管理層,似乎掌握對員工職場命運生殺予奪的權力,于是,他們的共情心漸漸失去,無法體會到員工的感受,也因此使得自己的公司失去了職位吸引力——試問,一個沒有基本工作安全感的公司誰敢來?沒人敢來的公司,HR還有什么權力?公司領導還有什么權力?你看,繞回來了。
二難難在——價值觀崩塌之后,難以重建。
這兩位HR的行為,有標準的模式。我們有理由推測,她們恐怕早就把這個場景進行了套路化的設計,而且,適用到很多人身上。這兩則視頻的曝光,僅僅是偶然。
甚至,她們自己也在拍攝著視頻。他們為什么可以這么堂而皇之,可以這么毫無顧忌呢?我理解,這是公司傳遞下來的價值觀出現了崩塌。在這個價值觀體系中,只顧上不顧下,員工的利益和感受被徹底忽視的,本應激勵員工成長的HR變得反向相噬——一個無視員工利益的公司,一定也不會把客戶利益放在首位,你連身邊的人都不尊重,哪能聽得見更遠方的哭聲?在這個價值觀體系中,只顧眼前不顧未來,我下臺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為了摳一點補償金,即便將來讓所有求職者都對本公司心生畏懼望而卻步,也在所不惜。
三難難在——利益面前,人性脆弱。
一方面,可能得到很多。
這兩個HR來自神州優車,這個集團旗下有神州租車、神州專車、神州買買車等平臺,而且神州優車集團董事長兼CEO與瑞幸咖啡董事長都是同一個人——陸正耀,神州優車集團管理總部及瑞幸咖啡全國總部落戶廈門。這次的裁員就出在廈門。
在知乎上,有一個神州優車的匿名員工說:“公司為什么要招那么多的應屆生這個問題。就是為了應屆生手上的報到證,這個報到證是收上去完成廈門市政府的人才引入計劃的指標,有了這個指標才能享受更多的優惠,包括退稅,政府補助,辦公用地補助。然后再隨便找點理由,淘汰掉。”這是一個并未公布實錘的匿名指控,但也不能說完全空穴來風。廈門市地方財政對神州優車的支持是公開的。我簡單查了神州優車股份有限公司的2019年半年度報告,第101頁顯示,該公司2018年1-6月獲得的政府補助是8960萬余元,2019年1-6月獲得5947.8萬余元。(與此相應,2019年6月30日應繳企業所得稅為927萬余元。)
這個數字的政府補助是否和招聘本地的年輕白領有關?值得進一步了解。
另一方面,成本很低,不會失去什么。
前一段時間,網易曝出了暴力裁員事件,一個985高校畢業工作5年的員工,被逼迫、算計、監視、陷害、威脅、最后被保安趕出公司。這些套路化的操作之前已經運用在很多員工身上,而且丁磊知情,為什么直到這一次才曝光呢,因為碰巧這位員工身患絕癥自覺沒有什么可以再失去了,碰巧這位員工還文字表達能力很高,碰巧這位員工證據扎實足以環環相扣,可是,即便引起舉國聲討,這個事情撼動網易丁磊的財富分毫了嗎?并沒有。
所以,這兩位HR看似個人愚蠢,實則不是。這種愚蠢,都是因為有所依仗。她們依仗的并非自己的強大,而是依仗對面的碎片化和弱小。
今年以來,各大公司HR出現這么多幺蛾子,上半年是萬達網絡科技裁員玩出神套路,下半年是網易暴力裁員,然后華為……HR以如此高的頻率搶入輿論中心,說明了什么?值得深思。
說了這么多,這是本文的建議:不要指望這些人自省,千萬不要,職場不是學校,不負責教育,何況,對于那些價值觀早就崩塌的人,講道德是沒用的,正確的做法:員工進一步披露信息,讓其他人不要再進坑;督促廈門本地勞動監察部門立案調查,予以懲戒,把坑填上;然后,督促廈門財政部門公開對這家公司的補助以及補助理由,并根據實際情況重新評估補助金額。畢竟,這是集體的錢,要用在有法度、有知恥心、有榮譽感、值得補助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