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夫妻倆北漂賣菜22年 計劃中唯一一個團圓年又沒團圓
一天之中,臨近中午的十一點是市場內的客流小高峰,買菜的人會一波接一波地來,一直持續到下午。中午是沒有時間休息吃飯的,多年以來,夫妻二人每天只吃早晚兩餐。
新京報訊(記者 田杰雄)在整個春節假期里,朝陽區八里莊北里的菜市場都開著,但賣菜的攤位只剩下兩家,來自湖北孝感的肖明和妻子蔡慧共同經營的蔬菜攤便是其中之一。在這對北漂了22年的中年夫妻心里,這并不是一家人計劃中的春節。在過去的21年里,因為一直在北京做蔬菜生意,肖明說兩人從未能一起回家過年,“今年本想一家人回老家團聚的。”1月23日,在武漢工作的女兒打來一通電話,這一年,就成了一家人無法團聚的第22個春節。
在北京朝陽區八里莊北里的一處菜市場里,來自湖北孝感的肖明和蔡慧兩口子是市場里為數不多的賣菜人。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裝好車的年貨沒用上
“1月23日是臘月二十九,最開始是閨女給我們打電話,說今年不回老家了。”那天上午10點,武漢宣布封城,所有能夠離開這座城市的通道被全部關閉。“閨女在武漢工作,還在那里租了房子,她身體沒事。”
肖明說,孩子本身是來得及回家的,“可畢竟是從武漢回來,她怕回去之后給家里造成不便。還告訴我們,也一定不要回家。”家里一家四口,分居三地,還有一個小兒子在深圳工作,可一想到閨女不在,一家人終究無法團聚,自己和妻子回家過年的心氣兒泄了一半。
臘月二十九這天,本是夫妻倆計劃從北京出發的日子。二人的老家在湖北孝感云夢縣,距離北京1220公里,這么遠的路程,按照兩人之前的計劃,本應是開車回家。“要是當天晚上從北京出發,是肯定能趕上家里三十兒的年夜飯的。”
肖明上一次回家還是四年前,妻子蔡慧離家的時間沒那么長,但也有兩年了。做蔬菜生意是勤行,北漂了22年,夫妻二人從沒有一起回過家,大多數情況下,回家的機會需要“輪流倒替”,兩個人里,要有一人留下照看北京的菜攤,另一人獨自回到家鄉過年。2020年的春節,年紀將近50歲了,這對夫妻才有了第一個“計劃中”與子女、父母共度的除夕夜。
蔡慧說,為了這次回家,自己置辦了很多年貨,其中吃的比較多,它們把車幾乎填得滿滿當當,準備回家前,自己一件一件裝進車里的年貨,到后來也只能再一件一件地被自己拿出來,為家人準備的心意,全都沒能派上用場,“東西太多了,不知道這些吃的要吃到什么時候。有的東西放不住,怕是要被糟踐了。”
這個市場我們待了22年
1998年,從湖北孝感來北京的肖明和蔡慧還是一對“小夫妻”,按肖明的話說,那時候兩個人剛來北京,“啥也不懂,也沒什么本錢”,恰好做蔬菜生意門檻低,不需要太多的啟動資金。肖明說,入了這一行,兩人再沒“跳過槽”,甚至連賣菜的地點都沒有變過,在八里莊北里的菜市場里,一干就是22年。
雖然前期資金投入無需很多,但販賣蔬菜所投入的精力和時間比起其他行業,卻是要成倍增加。凌晨三點,是肖明和蔡慧每天的“起點”,如果到了夏天,這個時間還會被提早到凌晨兩點半。天還沒亮,兩個人要分頭前往新發地和大洋路的蔬菜批發市場找貨源,“要是再晚一些,品質好的菜就被人挑走了。”
春節里,夫妻二人輾轉多個市場,才湊齊滿滿一整個檔口的蔬菜。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除了在市場賣菜,夫妻二人這些年還兼顧著飯館的生意,多的時候,一天要給七八家飯館送菜,春節也得不了清閑。今年一月中下旬,受武漢疫情的影響,北京許多餐廳都早早停業關門。這也成了肖明和蔡慧在這個新年,要一起回家的契機。到了臘月二十九白天,夫妻倆攤位上的蔬菜已經全部賣光。
返鄉的計劃取消,蔬菜的生意還要照做。沒耽擱一天,大年三十的凌晨,二人從家里出發,分別又到各自熟悉的市場去進貨。到了上午,市場里那個五米多長的攤位,又被擺得滿滿當當。蔡慧說大年三十兒和正月初二當天,來買菜的人最多,一天下來,進的貨幾乎所剩無幾。“可春節前幾天,買菜的人多,賣菜的人少,要是想湊齊品種,就得多去幾個市場。”
蔡慧回憶大年初二那天,兩人足足跑了兩趟新發地,才把菜買全。她說,沒想到土豆也有上不來貨的時候,“春節這個日子口囤土豆的菜商不多,當時新發地和大洋路都沒有,我們最后去了八里橋才找到一些。”
今天您想吃點啥?
在這個不大的菜市場里,整個春節還在賣菜的只有兩個攤位,有的菜販提前從外地回到了北京,也被市場要求在家隔離,并未出攤。肖明和蔡慧的蔬菜攤在市場西頭,另一家在東頭。兩口子的攤位,在大多數情況下,檔口里只有蔡慧一人,丈夫肖明忙活在檔口外,幫著妻子理貨。
防疫時期,按照市場的要求,所有進出市場的顧客、商販都需要佩戴口罩。檔口里的蔡慧,被口罩遮去了多半張臉,只要有人靠近攤位,她都會先打個招呼,臉上只露出一雙帶著笑意的小眼睛。
碰上熟悉的老主顧,對方會問她今年怎么又沒回家,“本來想回去的,結果路封了,沒辦法。”蔡慧會隨手把塑料袋或是挑菜的圓盆遞過去,偶爾也會接著問,“今天想做點什么吃?菜是全的,什么都有。”她說,這些都是老街坊,只要自己和丈夫在,老街坊們就一定有菜吃。
中午時段,是檔口最忙碌的時候,夫妻二人甚至沒有輪流吃飯的時間。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一天之中,臨近中午的十一點是市場內的客流小高峰,買菜的人會一波接一波地來,一直持續到下午。中午是沒有時間休息吃飯的,多年以來,夫妻二人每天只吃早晚兩餐。但與以往春節不同的是,今年但凡有空,蔡慧就要拿著手機。
與丈夫肖明習慣了在外打拼不同,蔡慧并不掩飾自己對回家的期待,以及對親人們的掛念。“閨女一個人在武漢住,我們每天都是要通電話的。”相隔千里,蔡慧能做的很少,她說只能互相囑托注意防護。
截至今日,孝感仍然是湖北省新型肺炎疫情第三嚴重的地區。夫妻二人的家鄉云夢縣,也已累計有43例確診病例。蔡慧的手機中,最常打開的是一個有八名成員的家庭群,蔡慧說,自己有姊妹6人,還有個遠在珠海安家的弟弟。她拿出手機給記者展示,“你看,這群里天天都在說這事兒。”
每次打開手機,里面都有似乎刷不完的聊天記錄。白天,蔡慧只能潦草地看一些姐妹兄弟的文字消息,群聊中那些標注未讀語音的小紅點,是沒有機會在白天消掉的。“這些我只能留著,到了晚上回家再慢慢聽。”蔡慧說。
(應受訪者要求,肖明、蔡慧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田杰雄
編輯 穆祥桐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