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下午,武漢火神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專科醫院交付人民解放軍,1400名解放軍醫護人員于2月3日起承擔醫療救治任務。
2日上午,空軍8架大型運輸機分別從沈陽、蘭州、廣州、南京起飛,向武漢空運795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和58噸物資。這是繼汶川、玉樹抗震救災之后,空軍參與非戰爭軍事行動同時出動大型運輸機數量最多的一次。這些解放軍醫務人員將進駐火神山醫院,于3日開始收治病人。
參照2003年“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醫院所建的火神山醫院,總建筑面積3.39萬平方米,編設床位1000張,8天時間建成。在硬件方面,火神山醫院建設的規模質量、設計的科學合理性以及設備的配備,都優于高于“小湯山”。曾任小湯山“非典”醫院院長的中國醫師協會名譽會長張雁靈1月28日在武漢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武漢在建的火神山和雷神山兩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專科醫院,很多設計標準要優于當年的小湯山“非典”專科醫院,它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會對防控疫情產生重大意義。比如該醫院配備了兩臺以上的高檔次CT,還有移動的和固定的低壓,血液檢查的血清分析,以及檢驗科的一些設備,這些都比小湯山醫院更為先進。
軟件方面,參照小湯山醫院管理模式,火神山醫院的醫務人員從全軍各醫療單位抽調人員組成,總人數1400名。其中來自陸軍軍醫大學、海軍軍醫大學、空軍軍醫大學450名醫務人員在1月25日凌晨先期抵達武漢,分別在金銀潭醫院、武漢市漢口醫院、武漢市武昌醫院進行對接,在一線展開醫療救治任務,積累了第一手的實踐經驗。
北京“小湯山”當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價為“奇跡”,一是在7天建成了一個大型的符合標準的傳染病醫院,負壓病房、正壓通道等布局設置都完全合理。二是當年創造了三個之“最”:“非典”的救治成功率全國最高,死亡率全國最低,1383名醫護人員無一人感染。
“零感染”依舊是此次進駐火神山醫院解放軍醫務人員的目標之一。比如新華社在一篇報道中提及,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隊長徐迪雄表示,“堅持科學防控、規范診療,請武漢人民放心,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實現打勝仗、零感染的預定目標。”
多名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采訪的軍內專家表示,與地方醫務人員相比,解放軍最鮮明的特點是組織紀律性強,軍人榮譽感、責任感強。
無論是當年的小湯山醫院還是現在的火神山醫院,在疫情面前都是“野戰醫院”,會實施軍事化管理。作為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一位觀察人士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表示,傳染病醫院首先要做到絕對安全以及隔離措施嚴格,警衛、醫院交付給部隊管理,絕對是紀律嚴明,管理有序,執行嚴格,不會有意外發生。張雁靈對媒體介紹小湯山經驗時表示,醫院有一套程序,嚴格按此執行,對所有進入污染區的人一定要聯合審批,有專門的監督、檢查、消毒。他也建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要制定高于國家標準的規章制度。“當時,在小湯山,我們不接待任何的慰問和訪問,減少外界干預干擾。”
此外,無論是平時還是戰時,作為部隊的救援力量,解放軍醫療力量目的都是一樣的:進行人員救治,減少人員傷亡。經歷了“非典”、埃博拉等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解放軍救治體系積累了經驗,儲備了人才,而且在高效統一的指揮體系、聯勤部門的物資保證下能快速反應,制訂方案,明確任務,緊急行動。一位軍方人士2日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表示,解放軍除了有對非洲病毒疫苗的研發經驗和病毒鑒別等在實踐中積累的能力,還有防疫防護、消毒、救治的規范程序以及相應的防護裝備、專用儀器設備等。最鮮明的例子是,在25日陸海空三軍醫務人員抵達的同時,聯勤保障部隊從桂林、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抽調醫用防護口罩20萬個、防護眼鏡5000副、男女醫生工作服各5000套、醫用防護服和醫用隔離衣各2000套,共計6個品種21.9萬套防疫急需的衛生防護用品。
在抗擊疫情面前,專業性必不可少。解放軍從全軍抽調的醫務人員都是各單位的主力,他們中很多人具有豐富的防控治療傳染性疾病經驗,其中一些還執行過抗擊“非典”、抗震救災、援非抗埃博拉等重大任務。此外,火神山醫院的所有人員上崗前必須培訓。報道顯示早在1月29日,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六〇醫院抽組的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醫療隊前往沈陽進行相關業務培訓,除了開展防治知識授課,還組織醫護人員進行收治、療流程演練。
據新華社報道,從解放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抽組15名專家組成聯合專家組,現場指導醫院疫情防控工作。這些專家的參與也很可能和當年小湯山的11人專家組功能一樣,能夠對入院患者實時地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使用先進的治療方法和手段。對每一個病人制定個性化方案恰是當年小湯山醫院“救治成功率全國最高,死亡率全國最低”的原因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武漢正在建的另一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專科醫院雷神山醫院面積更大,病床更多,其管理模式非常大可能會借鑒火神山相應模式。兩大醫院的投入使用勢必會極大緩解當前武漢疫情治療的吃緊狀況。
2003年“非典”期間,從4月30日自6月20日,小湯山醫院的定點病房共使用了51天,共1000張床位。這段時期內,小湯山收治的“非典”病例達到680人,是全國患者的七分之一。經過救治,672名病例康復出院。
17年后的今天,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看起來持續惡化,確診病例不斷增高,火神山的定點病房需要維持多少天是一個巨大的問號,火神山醫院能否再創奇跡也充滿了太多挑戰。但1400名解放軍醫務人員已經抵達武漢,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無論是專業水平還是體系完備的保障較當年已都不可同日而語。借用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隊長王生成的一句話,“解放軍來了,就沒有什么不可戰勝的敵人。”
解放軍入駐火神山還極大提升了民眾的信心。這得益于解放軍在歷次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的表現,無論是對抗震災、洪災還是疫情,解放軍從未缺席,并且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優良作風留給民眾深刻印象。2日,在解放軍入駐火神山的消息發布之后,一位名為“樂滿尼CHINA”的網友留言說,“解放軍=安心”,網友“心寬體胖本尊”說,關鍵時刻,讓人放心的永遠是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