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數據解碼中國口罩產能,緩解供應緊張關鍵在哪兒
中國在口罩制造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未來需要進一步加強相關自主技術,不斷擴大中國口罩企業的市場份額。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文 | 王春蕊 鄭偉彬
2019年底,武漢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這一疫情隨后蔓延至全國各省市,同時也引發了公眾搶購口罩的風潮。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產國和出口國,年產量占全球的約50%,最大日產能是2000多萬只。
但顯然,由于疫情的快速蔓延、公眾的需求瞬間暴增以及春節假期的到來,工廠停工停產等,導致了口罩的供不應求的局面。為了解決口罩的短缺,目前各省市已經紛紛恢復生產。
?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共有21000多家企業涉及口罩生產經營(涵蓋上下游相關企業),其中浙江、山東、河北、北京、河南是中國口罩企業數量最大的五個省份,占全國口罩企業總數的61.38%。
山東浙江是口罩企業大省
不過,這些企業并非全部都能進行醫用口罩生產,擁有醫用口罩許可證生產的企業更是少之又少。在涉及醫用口罩生產經營(涵蓋上下游相關企業)的企業中,山東、河北、北京、河南、重慶的企業數量分列前五位。
這五個省市的涉及醫用口罩生產的企業占全國醫用口罩企業總數的64.12%,其中山東的企業數量最多,達到1754家,占全國的18.01%。而湖北省有400家口罩生產企業,其中僅有157家企業生產加工醫用口罩。
▲圖 1:經營范圍涉及醫用口罩類的企業分布圖
新京報智庫也統計了獲得醫用口罩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數量。根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只有559個醫用口罩類許可證(9個許可證未能對應到具體的企業),分別為353家企業所持有。這些企業分布在全國25個省市。
其中河南、江西、江蘇、湖北和廣東位列前五位。最多的河南省有68家企業,擁有138個許可證,江西省則有56家企業,擁有84個許可證。而湖北省僅有33家企業,擁有38個醫用口罩生產許可證。
▲圖 2:中國各省市擁有醫用口罩類許可證生產企業占比
通過上述對比,大致可知道,浙江、山東雖然涉及口罩經營生產的企業較多,但具體到醫用口罩、擁有醫用口罩類許可證的企業數量則并沒有那么明顯的優勢。相反河南、江西、江蘇等省,雖然涉及口罩經營生產的企業總量上并不多,但擁有醫用口罩類許可證的企業在數量上更多。
?
由此也可以知道,浙江、山東等省份更多企業主要覆蓋于口罩生產、銷售的上下游環節。但同樣需要強調的是,上述這些省份在地理相鄰接壤,也為生產銷售等各環節的流通與互補提供了便利。
▲圖 3:中國主要省市涉及不同口罩類經營生產的企業數量對比圖
當然,口罩生產能力的恢復,除了直接進行生產的企業外,還與原材料的供應能否滿足相關,尤其是在當前環境下,疫情與春節假期對物流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
一般而言,口罩采用無紡布材料,而醫療口罩則采用多層結構,簡稱為SMS結構:兩側為單層紡粘層,中間為單層或多層的熔噴層。對此,新京報智庫也進一步分析了能夠提供無紡布和熔噴布原材料的企業在地理的上分布。
▲圖 4:SMS結構示意圖
在無紡布方面,浙江(32.04%)、江蘇(12.12%)、河北(10.32%)和山東(10.11%)是擁有無紡布企業數量最大的四個省份,占到全國的64.59%;對醫用口罩類更為重要的熔噴布,能夠提供的企業較少,經營范圍涉及熔噴布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江蘇(23.53%)、浙江(13.73%)和河南(11.76%)三省,其占比均在10%以上,占全國的49.02%。而湖北省擁有2465家無紡布企業,僅占到全國的4.03%。
▲圖 5:企業經營范圍涉及無紡布的企業分布圖
▲圖 6:企業經營范圍涉及熔噴布的企業分布圖
綜合來看,從原材料到生產經營的企業分布上,京津冀地區及長三角地區企業眾多,上下游覆蓋面更廣,其產業鏈也就相對更為完善。尤其是長三角地區,與其傳統醫藥基礎良好有較大的關系。那么這些企業能帶來多少產能呢?
產業鏈完整讓長三角地區產能更旺盛
根據有關行業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口罩行業產量達到45.4億只,同比增長了17%。并且,近幾年口罩行業產量年均增長速度超過了15%。按此測算2019年我國口罩產量將超過50億只。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可以預計,2020年我國口罩行業產量將進一步得到極大提高。
?
根據工信部信息,此前由于春節假期,很多企業正停工休假;但隨著疫情的爆發,經過調整,許多企業逐步恢復生產,到1月29日,中國口罩日產能達到一天800萬只以上。而隨著很多工廠進入24小時不間斷的生產,越來越多省市的口罩產能也逐漸恢復,預計很快就能達到、甚至超過此前每日2000萬只口罩的產能。
?
根據公開信息整理后發現,截至1月底,全國各省市中,上海口罩的日產能最高。據悉,上海全市共有17家口罩企業,目前已經逐步恢復產能,能夠實現每日400萬只口罩的生產能力。
▲圖 7:目前主要省市口罩日產能(根據公開新聞整理,截至1月底)
在上海之后是湖北省仙桃市,口罩日產能可達270萬只。根據湖北日報消息,仙桃市復工的口罩企業共有35家,在全國各市中數量最多。仙桃是湖北口罩主要生產地,擁有“中國非織造布產業名城”的美譽,年產各類無紡布40多萬噸,年加工無紡布制品80多萬噸,出口量占全國的近三分之一。
?
在此之后的山東、河南、浙江、安徽等省份,其口罩日產能均超過100萬只。這些省份同樣集中于長三角及周邊地區。可見這一地區產業鏈完整所帶來的生產上的優勢。
?
當然,即使恢復到日產能2000萬只口罩,但在當前疫情尚未完全控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認的病例仍然在上升,口罩的需求仍然相當大。
?
但這種生產能力的迅速恢復,相較于2003年時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可以說,中國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未來需要進一步加強相關自主技術,不斷擴大中國口罩企業的市場份額。
□王春蕊、鄭偉彬(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李碧瑩 ??數據、制圖:關育恩? ??校對:劉軍
投稿、合作、聯系我們:futurecity@xjbsmart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