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軍武次位面
隨著055首艦南昌艦的服役,中國海軍驅逐艦正式跨入萬噸大驅時代,但055目前的技術狀態并不是最終版,對于055使用電磁炮、綜合電推早已出現在規劃中。早在數年之前,中國的電磁炮試驗,就已經可以把25公斤重的炮彈發射到250公里外的預定區域,當然這還只是起步,還遠遠未達到電磁炮的極限射程。這次解放軍用一艘登陸艦來測試電磁炮的事實說明,電磁炮離正式上艦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早在2010年12月11日,美國就已經研發成功了電磁炮并且在實射中,將彈丸打出了5倍于音速的出膛速度,射程達到了200公里。并且一度被世人認為會裝備在美國的新一代主力艦DDG1000驅逐艦上。雖然由于技術上和資金上都出了問題,美國的電磁炮并沒有如期出現在朱姆沃爾特上,但是,大型軍艦可以成為最合適的電磁炮作戰平臺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盡管五角大樓的大佬們很有默契的開始為電磁炮項目降溫,認為電磁炮不是DDG1000必須裝備的武器。其實,這只不過是美國為電磁炮的爽約做出的解釋,聯想到當年紅極一時的EFV 兩棲遠征戰斗車,一切就很清楚了——解釋就是掩飾,美國人喜歡求新求全、一步到位最終導致裝備可靠性差強人意,繼而引起經費嚴重超支,最后以項目流產告終,這種事情國內外都發生過。相比之下,以實用主義為標準開發的中國版EFV,也就是ZBD-05兩棲步兵戰車早已經大量裝備中國海軍陸戰隊了。所以,對善于小步快步發展軍事裝備的解放軍來說,電磁炮的研發模式也不會脫離052/052B/052C/052D這樣快速迭代,逐步完善的發展方式。
所以,中國電磁炮的領先一步確實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電磁炮的上艦完全可以改變戰爭規則,首先比較一下戰機和電磁炮的作戰效能,目前現役的中國航母艦載機是殲-15,根據公開資料推算,即使未來采用彈射起飛,其最大有效載彈量也在6噸左右,但是殲-15的12個掛架中只有7個重掛架,都用上也只能載荷4.5噸,根據美國航母使用經驗,平均每架戰機日出勤量不超過2架次,那么一架殲-15日火力輸出最多9噸。 相比未來電磁炮如果每小時發射10枚50公斤炮彈,一天的火力輸出就有12噸的,而且不用考慮外界氣候環境影響和可能出現了事故和傷亡,并且可以24小時待命。更重要的是電磁炮火力的實時性是無數戰場指揮官和前線的士兵所夢寐以求的。想想吧,當偵查兵把激光束對準目標后,不過10多分鐘,從千里之外的電磁炮發射出來的炮彈就把目標給干掉了,這將完全改變戰爭的樣式。
當然造得起又用得起才是真正的好武器,除了上述這些戰術上的優勢外,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是現代戰爭是越打越貴,不管是武器價格和人員維護的費用都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了。有報道:海航飛行員張超犧牲前曾經欲挽救的殲-15造價是數億元,根據殲-10對外宣傳的價格是3000萬美元,以此為參考,殲-15價值5000萬美元并不過分。其他精密制導武器的價值也是動輒以數十萬美元計。至于一艘航空母艦運作一天的費用也需要數百萬美元,至于要維護一個航空母艦編隊更是日費千金啊。如果算上對傷亡者的撫恤和面對社會輿論的壓力,更是讓戰爭決策者們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相形之下,裝備有電磁炮的大型驅逐艦發射的可以是只裝有導引頭的金屬塊,當然這只是打個比方,實際上如果電磁炮彈安裝延遲引信和高爆彈藥,前置穿甲彈頭,以幾倍音速飛行后所獲得的極大動能,可以穿透任何堅固的目標,然后在目標內部爆炸,任何目標都無法逃過被摧毀的宿命,尤其是在以高彈道飛行后從近似天頂方向攻擊敵艦時,更是威力無窮。
還有就是武器好更要用得好,要讓電磁炮驅逐艦充分發揮其威力不能僅僅依靠其自身,當今的戰爭對抗已經不再是個別武器的對抗,而是體系的對抗。單單能打得遠不意味著威力大,只有打得準才是王道。電磁炮誕生在這個時代是它的幸運,現代化的傳感系統是其的眼睛,而完善的火控系統則是它的大腦。耳聰目明的電磁炮將是一件劃時代的制勝利器。
未來中國海軍電磁炮的作戰模式可能劃分為300公里以內的近距攻擊,300至1000公里的遠距攻擊。300公里內可以依靠艦載火控系統和艦載直升機進行中繼制導,蘇聯時期射程550公里的P-500“玄武巖”導彈就是靠直升機進行中繼制導的。
300-1000公里距離上可以依靠第五代艦載機,比如研制中的艦載預警機,比如傳說中的“空警600”進行目標搜索和攻擊指引,炮彈的制導方式可以是中段慣性導航加末端激光制導,當然末端也可以是紅外制導+電視制導。如果未來更加強大的中國電磁炮能夠達到1000公里以上的射程,那么對于海上目標就可以使用類似高新-6這樣的海上巡邏機進行搜索和中繼制導,海上巡邏機的巨大活動范圍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電磁炮的射程優勢。
如果是用于攻擊陸上目標,則可以使用長航時的彩虹無人機進行目標搜索和中繼制導,按照公開資料,其留空時間之長可以對目標區域進行24小時監控,如此就有助于充分發揮電磁炮的火力持續性和實時性的優勢,如果擁有情報支持也可以采用北斗制導系統。在戰亂地區還可以采用特種兵滲透到目標附近用激光指示器指引激光制導炮彈攻擊目標。
目前,我國已經擁有了自主研制的第四代導彈驅逐艦——055型大型驅逐艦首艦,作為我軍裝備的第一款排水量超過12000噸的巨艦,他無疑昭示天下,未來人民海軍的主力戰艦必然朝著大型化、遠洋化方向發展,而隨著中國電磁炮技術的發展,功率更強,射程更遠的電磁巨炮也將會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如期出現在中國的海軍巨艦上,也許就是055B哦,經過近70年艱苦卓絕的奮斗,人民海軍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的巨艦大炮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