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報記者去了趟杭州勾莊的農副物流中心,想勸大家別囤了
蔬菜供應充足,價格比節前還便宜
農副物流中心里,各類蔬菜供應充足
往年春節,杭州城北有個地方,熱鬧程度一點不遜色于西湖、延安路,那就是位于勾莊的杭州農副物流中心。車開到哪里都堵,車位更是不好找。 不過,今年,因為疫情的關系,這樣的場景沒有出現。
疫情期間,杭州乃至浙江的農產品保供應情況如何?記者去市場看了看。
本報記者 施雯 文/攝
早上9點多,錢報記者來到農副物流中心,先去逛了杭州蔬菜批發市場,看看大家最關心的菜價和蔬菜供應情況。
市場里來來往往拉蔬菜的貨車不少,經營戶們都戴著口罩。
一輛拉芹菜的廂式貨車正在卸貨。種芹菜的是一對夫妻,在錢塘江圍墾地上種蔬菜,天天拉貨來市場賣。他們說,芹菜批發價2元/斤,現在一天能批發出去1000斤;春節前的價格是4元/斤。
賣冬筍的攤位上,福建黃老板戴著口罩。他告訴記者他在老家包了幾百畝山林種冬筍,今年囤了100多噸家鄉的冬筍來賣,他在市場里已經做了20多年生意。
節前,冬筍的批發價是380-400元/箱,一箱16斤,大概有20多支筍,每支筍都是兩頭尖的,品相很好。
不過,春節前的筍價是歷來最貴的,因為2019年氣候干旱、雨水很少,黃老板地里的冬筍產量很少,比往年減產70%。現在冬筍便宜賣,只賣280元/箱,相當于七折出售。
山東朱師傅是在本地良渚種大蔥的農戶,已經種蔥賣蔥10多年了。
南方人不種大蔥,朱師傅說,他們北方種大蔥,是很有講究的。大蔥白色的部分叫拔節,拔節越長,大蔥品相越好,價格也越高。
不過要種出拔節長的大蔥,地里需要不停地培土,大蔥春種冬收,生長期長達一年,其間要培土6-7次,肥要多施勤施,這完全是個體力活。前天,朱師傅從地里拉來1000多斤大蔥,全部賣完了,春節前大蔥要3元/斤,這幾天只賣1.5元/斤。
杭州農副物流中心是華東最大的農副產品集散地。這幾天,市場里85%的商戶一直正常營業。
“1月30日,農副物流中心的蔬菜交易量是1084噸,豬肉交易量是1637頭,蔬菜交易量已經連續4天突破1000噸,豬肉交易量也連續3天突破1000頭,可見,市場的整體需求在回暖,而我們的供應非常充足。”杭州農副物流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保障市民米面菜肉供應,杭州農副物流中心對所有批發市場每天早晚消毒各一次,嚴格篩查進出車輛,挨個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檢測,仔細了解貨品來源,全力保障農副產品質量安全。
據了解,我省蔬菜尤其是葉菜類蔬菜,以本地供應為主。從供應源來看,目前我省留地蔬菜數量較為充足。
據農業農村部門業務調查與測算,目前全省在田蔬菜生產面積286萬畝,預計總產量520萬噸左右。主要品種有大白菜、青菜、甘蘭、芹菜、蘿卜、萵苣、松花菜、西蘭花及大棚茄果類蔬菜、蘆筍等。其中,松花菜、西蘭花、芹菜、萵苣及大棚茄子、番茄等蔬菜留地數量較多,供應有保障。
越冬大棚茄子、番茄、蘆筍也已陸續上市。目前物流市場外地調入我省蔬菜供應正常,價格較為平穩。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及未來兩個月,我省蔬菜生產供應能力能夠滿足全省老百姓的消費需求,老百姓的菜籃子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