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已經過半,返程高峰即將到來。交通運輸部表示,將嚴格落實交通工具通風消毒,旅客體溫監測等有關要求,督促客運站配備體溫監測設備。作為返程中的旅客,我們在出行過程中,口罩是必備用品。然而,眼下多地口罩告急,尤其接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口罩急缺。
醫院發微博求助:
物資即將全部用盡,請求社會支援
30日,網曝武漢協和醫院的醫用防護物資已經殆盡,急需捐贈。該醫院工作人員程老師稱,每天籌集到一點就用一點,現在很需要大家幫助。
30日,四川省人民醫院發布防護物資告急,醫院通過微博急求社會各界捐贈!由于防護服僅剩6件,醫護人員只能用膠片、文件袋自制護目鏡! 醫院已開通接受捐贈通道,接受渠道正規、資質齊全的下列防護物資:防護服、隔離衣、防沖擊眼罩、防護面罩、N95口罩。
昨晚,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第九場新聞發布會。針對武漢重點醫院物資告急上網求助等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數據顯示,截至30日12點,湖北累計接受捐贈物資615.43萬件,其中,醫用防護服2.66萬套,N95口罩47.9萬個,醫用一次性口罩172.87萬個,護目鏡3.93萬個。雖然近期捐助的物資陸續抵達,醫療物資短缺的問題仍然突出。湖北省副省長曹廣晶表示,由于疫情發展得太快,醫療防護物品在當下也一直處于有缺口的狀態。
發布會上,湖北省經信廳廳長王祺揚進一步呼吁社會各界捐贈,王祺揚表示,定向捐贈的物資已經按照捐贈人的意愿,直接送達接收單位或者地區, 非定向捐贈物資,已由各地疫情防控指揮部根據防控需求統籌分配。
王祺揚: “當前,我省醫用防護服、n95口罩、護目鏡、防護面罩最為緊缺,我們深感自責,也通過新聞媒體呼吁社會各界繼續捐贈。”
鐘南山:普通人不一定要戴 N95
鐘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實際上并不一定非要戴N95,戴普通口罩還是有用的。 因為這些病毒不是單獨的存在,它常常存在飛沫里,一般的口罩是能夠阻擋大部分飛沫的,所以戴普通口罩是有用的。
也就是說,以自我防護、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為目的,佩戴普通醫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都可以。 如果是去一般露天公共場所、不與病人接觸,可以選擇佩戴普通醫用外科口罩,不必過度防護;但如果會接觸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則必須要佩戴N95型口罩。
專家: 戴兩層口罩更容易被感染
30日上午,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蔣榮猛接受總臺央視記者的專訪時也表示,有很多戴口罩的誤區,比如有的人員沒必要戴防護口罩,有的人員還戴兩個口罩, 這就更不對了。
蔣榮猛: “我們現在看到很多戴口罩的誤區,肯定口罩是不建議重復使用的,因為口罩的過濾膜它是有最大的過濾能力的。在生活當中,經常看到很多人戴口罩的誤區是戴得不對,有的同志戴上防護口罩,我認為就沒有必要。
還有的人戴兩個口罩,有的里面戴一個外科口罩,外面再套一個N95,這就更不對了,它會影響口罩的氣密性,更漏氣。 另外就是戴兩個口罩,我們的呼氣的阻力增加了,你會更使勁地去吸氣,又漏氣,又使勁吸,那不就更容易被感染了。”
呼吁: 把N95留給醫護人員!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技術組副組長馮錄召表示,普通公眾在一般公共場所使用一次性的醫用口罩即可,呼吁為更多醫務人員省下N95。
馮錄召: “醫用口罩分三種,一種是一次性使用的醫用口罩,第二種是醫用外科口罩,第三種是防護型口罩,也就是N95。
普通公眾如果不去醫療機構或者能接觸到大量患者的場所,如果公眾正常地乘坐交通工具、到公共場所,用一次性的醫用口罩是可以的 ,是能夠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我們不必要去佩戴N95口罩或者醫用防護型口罩 ,雖然它的防護效果更好,但是現在資源比較緊缺。
我們希望公眾合理的選用,在日常情況下,就選用一次性醫用口罩,把醫用防護型口罩包括N95口罩更好地留給資源比較緊缺和緊張的醫務人員 。”
但馮錄召特別提醒,公眾如果去醫療機構就診,或者出現癥狀要戴醫用外科口罩。一些公共機構,比如公共交通的司乘人員、公共場所的服務人員,在崗期間可以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
小編在此呼吁,請把N95留給醫護人員!防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日常生活中您一定記得做好兩件事:戴口罩和勤洗手。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央視新聞、看見視頻、新浪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