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講述的雷達系統中一個重要對外接口:敵我識別系統,主要用于飛機和水面艦艇的敵友識別。與搜索雷達配合使用的IFF設備可以在目標足夠近以威脅友軍安全的情況下自動識別目標。除了友善的身份識別外,現代IFF系統還提供其他信息,例如飛行器類型,中隊,邊號,任務和飛機高度。
一般操作理論
IFF通過三個基本步驟來完成識別過程:(1)詢問,(2)應答,(3)識別。
詢問
敵我識別詢問器以脈沖對的形式發送一個編碼的詢問。選定的工作模式決定脈沖之間的間隔。
應答
友軍目標的敵我識別應答器將自動回復編碼的詢問與全向傳輸。它以與詢問頻率稍有不同的頻率發送一組不同的脈沖。抑制(消隱)信號使你的船舶應答器無法回復自己的詢問器。
識別
IFF詢問器接收編碼后的答復并對其進行處理以顯示在指示器上。目標的識別基于ppi顯示。友軍飛行器發出的編碼答復通常以虛線顯示,恰好超過目標點,如圖1所示。
圖 1 敵我識別系統
識別過程使用兩套敵我識別設備:詢問機和應答機。一艘船可以有一個或多個詢問器,但只有一個應答器。
詢問器
敵我識別詢問機的工作方式就像一個雷達發射器和接收器。它使用一個小型定向天線,該天線與空中搜索雷達天線連接或與之同步旋轉。搜索雷達組的調制器為IFF詢問提供同步觸發。
當處理用于顯示的答復時,IFF詢問器將使用發送詢問和接收答復之間的時間間隔來確定范圍。同步的天線信息可提供正確的方位。
發射脈沖單向跳閘時不需要高輸出功率,因此IFF詢問器可以在低峰值功率(1至2千瓦)下工作。
應答器
IFF應答器是一種接收器-發送器組合,可以自動答復編碼詢問。接收器部分在其帶通內接收并放大信號,并對詢問信號進行解碼。正確編碼的詢問信號的接收將自動為發送器部分設置鍵,以在不同的頻率上發送預先安排的回復信號。
在敵對時期,通過特定區域的安全或不安全中轉可能取決于您的IFF的運作狀況。在敵對區域接近另一艘船,而又無法將自己確定為友好目標,并不是很安全。另外,由于沒有能夠識別雷達屏幕上目標的IFF,戰術行動官(TAO)處于不利地位。
AIMS MARK XII敵我識別系統
AIMS是空中交通管制雷達信標系統(ATCRBS),“敵我識別”(IFF),Mark XII系統的縮寫。ATCRBS是全球范圍內用于空中管制的民用空中交通管制系統。IFF識別軍事系統。AIMS系統包括諸如詢問機、轉發器、解碼器、詢問機旁瓣抑制(ISLS)開關和驅動器、解碼器和密碼計算機等設備。
操作模式
Mark XII系統可以詢問五種不同的模式(1、2、3 / A,4和C),每種模式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與特定指示符關聯的視頻解碼器單元提供控制信號,詢問器可使用該控制信號以各種模式發送詢問和解碼答復。當有多個雷達輸入可用時,雷達配電盤會將控制信號路由到正確的詢問器單元。
SIF模式—友軍飛機和水面艦艇的空中交通管制和代碼監控使用選擇性識別特征(SIF)模式(模式1、2和3/A)。這些模式中的詢問包括兩個脈沖,每個脈沖以特征間隔間隔開,每個脈沖都有一個特征間隔,如圖2所示,為ISLS操作增加了第三個脈沖。
圖2 AIMS Mark XII IFF的詢問和答復
對于SIF模式,應答器應答是包含在兩個括號(成幀)脈沖之間的二進制代碼。無論代碼內容如何,每次答復中都會出現成幀脈沖。 每個答復代碼對應一個唯一的4位十進制代碼。對于每種模式,用戶使用指輪開關將所需的應答代碼撥入應答器。模式1、2、3 / A和C答復本身不能根據模式分開。詢問器知道它已詢問了哪種模式,便以適當的模式分離并識別答復。
必要時,應答器可以發送對模式1、2或3 / A詢問的位置(I / P)應答的標識。該回復在解碼時會在指示器上標記系統操作員與之進行語音通信的特定飛機。
包含應答器的無人駕駛飛機在響應SIF模式詢問時會發送X脈沖應答。這是正常模式的回復,帶有一個額外的脈沖占據回復序列的中心位置。
模式1—在控制箱C-6280上設置的模式1操作僅用于軍事用途。回復代碼的第一位數字必須是0到7之間的數字。第二位數字必須是0到3之間的數字。其余兩位通常為0。軍事緊急響應(稱為4x或4隊列緊急響應)包括正常響應加上模式1和模式2的3組幀脈沖。
模式2—模式2操作,設置在轉發器單元,也僅用于軍事用途。在模式2和3/A應答碼中,四個應答數字中的每一個都可以有0到7之間的任何值。
模式3/A—模式3/A操作,也設置在控制箱,可用于軍事或民用。模式3/A軍事應急響應由4X和7700代碼組成。民用應急響應僅使用7700代碼。軍用和民用的7600應答碼表明無線電通信出現故障。7777應答碼被分配給現役防空任務的攔截器。任何應答器向模式3/A發送代碼為7500、7600、7700或7777的應答,將在附近的聯邦航空局發射塔觸發警報。
聯邦航空局的全國計算機網絡以指定的模式3/A代碼進行跟蹤。國防部分配了四個模式3/A代碼塊(50XX、54XX、61XX、64XX)用于美國國家領空。
來自船的信號沖突可能會對當地和國家的空中控制功能造成破壞。在一次行動中分配給你的部隊的模式3/A代碼可能不是授權在國家空域使用的代碼。它甚至可能與分配給商業航班的相同。為避免空域管制問題,當船舶在港口或沿海水域時,請模式3 / A關閉。
模式4—模式4操作僅用于軍事用途,允許安全識別友軍飛機和水面艦艇。IFF根據預設的密鑰列表自動生成應答碼。如圖3所示,模式4詢問使用帶4個(同步)脈沖和一個ISLS脈沖的編碼多脈沖序列,然后是多達32個信息脈沖。
當應答器接收并處理有效的模式4詢問時,它發送一個時間編碼的三脈沖應答。詢問器將有效的模式4應答轉換回一個脈沖。然后,在回復顯示在指示器上之前對其進行時間解碼。模式4或模式C沒有緊急響應。
模式C—民用和軍用飛機使用的C模式應答指示飛機高度,并自動從飛機的氣壓高度表中獲取。模式C詢問與SIF模式相同。應答是包含在括號脈沖之間的二進制代碼,類似于SIF模式。
從連接到飛機高度表的編碼器得到的應答可以表示100英尺增量的-1000英尺到+126700英尺的任何高度。艦載轉發器僅用支架脈沖(代碼0000)接線以應答模式C詢問。
商用航空已經實現了交通警報和防撞系統(TCAS),該系統使用低功耗的C模式詢問處理器。使用模式C高度報告,它計算最接近其他飛機的進近點(CPA),并將信息顯示為天氣雷達指示器上的覆蓋。在12500英尺以下飛行的通用航空飛機用空括號(代碼0000)回復模式C,與海軍艦艇使用的代碼相同。
TCAS無法區分你船和小型飛機發送的回復。如果沒有高度報告,它假設模式C目標與自身處于同一高度。因此,你船的C模式應答會在一架到達或離開的客機的駕駛艙內觸發一個預計的碰撞警報,導致飛行員做出不必要的危險動作。由于這種情況對空中安全是一個很大的威脅,所以應答器的模式C應始終固定在端口內或端口附近,除非在天線斷開的情況下測試單元。(作者署名:百夫長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