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呼和浩特12月28日電 題:作家梁曉聲內蒙古暢談“文學的溫度”
中新網記者李愛平張林虎
“我在做知青的時候,曾扛過兩年木頭,現在的頸椎病就是那時候落下的?!薄昂髞硎且驗閻酆梦膶W才改變了命運。”12月28日,作家梁曉聲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以“文學的溫度”作講座時妙語如珠,現場氣氛非常熱烈。
當天,梁曉聲是應內蒙古出版集團主辦的“亮麗北疆講壇”邀請,來此作講座的,他重點講述了自己與文學結緣,以及如何通過文學改變命運,如何進入復旦大學就讀,最后成為一名專業作家的故事。
他從內蒙古文學雜志《草原》講起,期間穿插屠格涅夫、列夫·托爾斯泰、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中外作家對其的影響。梁曉聲表示,文學在其生命中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梁曉聲幽默地說,“當年招生老師找到我的時候,說和我談談,最后我知道要談文學,非常高興。”“那時候我覺得談別的不行,談文學還不行嗎。”
“這一談,我后來順利進入復旦大學中文系就讀,四年后分配至北京電影制片廠,最后開始專業寫作?!绷簳月曊f道。
作家梁曉聲在內蒙古暢談“文學的溫度”。 李愛平 攝梁曉聲說話的聲音并不高,但在現場他分享的人生閱歷,卻引發觀眾由衷的掌聲。
在現場梁曉聲多次重復的一個觀點是,“盡量做一個好人。”他告誡年輕人,“不要以為做好人是一件吃虧的事。”
觀眾王悅表示,盡管當天呼和浩特氣溫驟降,但梁曉聲的話語“特別溫暖”。尤其是他講到在復旦大學期間校領導對他的“對己嚴,責人寬”評價時,對自己的啟迪特別大。
現場主持人周晉陽表示,梁曉聲有四句話對于自己的做人做事啟迪特別大,這四句話是:根植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這四句話和他說得做好人可謂一脈相承。”
在談及當下民眾應該怎樣讀書時,梁曉聲認為,“不要輕易地說讀書碎片化,其實之前我們讀書也是片段式的?!薄拔覀兛赡芙裉熳x一本中國文學的書,明天就換外國文學的書了,關鍵是如何將這些書的內容串起來,為你所用,形成獨立思想?!?/p>
公開資料顯示,梁曉聲曾創作出版過大量有影響的小說、散文、隨筆及影視作品,是中國現當代以知青文學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自1984年起,其名字一直被載于美、英、澳三國的《世界名人錄》,其多部作品在港臺出版,并被譯為英、法、俄、日等國文字。
2019年,梁曉聲新作《人世間》獲第一屆呂梁文學季“呂梁文學獎”年度小說獎、第二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