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制作4張專輯44首單曲和蔡徐坤聊歌曲如何“平衡”
一年60首歌音樂制作人荒井十一有自我修養
受訪者供圖
自從2015年,憑借為莫文蔚制作的專輯《不散,不見》而首次獲得金曲獎最佳制作人之后,荒井十一愈發忙碌,相繼在陳粒、蘇運瑩、A-Lin、林宥嘉、許鈞、陳楚生、易烊千璽、蔡徐坤、阿爆、郭一凡、Matzka瑪斯卡等多位音樂人的作品幕后陣容中擔綱重要角色。
回顧2019年,荒井十一帶領他的公司十一音樂共制作出了陳楚生《趨光》、郭一凡《重返地球》等4張專輯以及莫西子詩、蔡徐坤、劉宇寧等人的44首單曲,并擔綱莫文蔚、蘇運瑩等歌手演唱會的音樂總監。那么,這位少年打擊樂手,是如何從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的“外聘專家”,成長為當下華語樂壇最為炙手可熱的音樂制作人的?荒井十一謙虛地將其歸功于“幸運”。但再次與這位經常在早晨才結束工作的“音樂狂人”對話完畢,你才會明白,“一位音樂制作人的自我修養”究竟應該怎樣定義。
修養1
把控每一個細節
新京報:最近幾年制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你如何分配工作重心?接項目的標準又是什么?
荒井十一:確實之前做的量還挺多的,現在我會很謹慎地選擇做專輯。我一般會選擇從單曲開始合作,如果透過那一兩首歌能真正尋找到想要做的專輯概念,或者一開始我們溝通就有很好的默契,我才會考慮以專輯的形式合作。
新京報:合作唱作人與合作純粹的歌手,對制作人而言是否有難易之分?
荒井十一:簡單來說,制作人要做的事就是把控一張專輯或者一首單曲從頭到尾的每一個細節,所以相對來說,跟創作人合作會更容易一些,因為你有自己的想法,會幫助我更好把握你應該呈現的那個樣子。現在我比較擔心的是完全沒想法,來了之后就說“希望能夠幫我做一張有質感的專輯”這樣特別虛的話,我就要從頭去了解他喜歡的音樂,他擅長的風格,需要溝通的內容就會比較多。如果藝人定位沒那么清晰,會是一個嚴重問題。
修養2
不太喜歡完美剪輯
新京報:在錄音棚里你會是非常嚴厲的制作人嗎?
荒井十一:不會。如果歌手唱了某一句我覺得不太好聽,我不會告訴他應該要怎么唱,我只會跟他講音樂畫面,再讓他去嘗試不太一樣的方式。除非這位歌手不是一個會唱歌的人,我除了要在編曲上幫助他之外,也會告訴他在哪里應該怎樣呼吸,才能把那句錄制完成。因為唱歌其實很需要連貫的口氣,如果口氣不到位,后期再怎么機械化的剪輯,我覺得都是不好聽的。我不太喜歡完美剪輯,所有的音都是準的,所有的拍子都是對的,所有的表情都是無瑕的,那樣并不好。
新京報:歌手擁有哪些特質,會讓你非常欣賞?
荒井十一:“表情”。比如白百何或者易烊千璽,他們在演唱上可能不如A-Lin這樣的歌手那么完美,但是他們的“表情”很到位。雖然你可能需要花時間來跟他磨,需要提醒他哪些地方應該用氣,去讓他唱得更好,但是“表情”到位比什么都重要。
修養3
只能盡力不辜負任何人
新京報:在這些年的制作經驗中,有沒有一句話是你會“害怕”聽到的?
荒井十一:有很多人找來的時候,會說“我希望請你來幫我做一首歌,我下個禮拜得發”,這樣是沒有可能做好一件事的。可能就是因為這樣讓我很厭煩,我才需要開自己的公司,去尋找自己喜歡的音樂人一起玩。不然的話,一直要面對這些事情就太可笑了。
新京報:身擔至關重要的制作人角色,這些年你有過焦慮的職業瓶頸期嗎?
荒井十一:當然有的。對于我來說,我一年要做60首歌,但是對于這60首歌的主人來說,都是他們自己珍貴的作品,說不定是一張出道10周年的專輯,或者是一首隔了5年之后才推出的新歌。2018年我就給自己積攢了比較多的壓力,因為不想辜負這些人,但是沒有什么很好的解決辦法,就只能不睡覺,只能盡力。
修養4
新人需要認同
新京報:優秀的音樂制作人在行業中是稀缺資源嗎?
荒井十一:在這個行業中,出色的音樂人非常多,擁有優秀制作能力的人也不少,但把控全局的能力比較稀缺。打個比方,我覺得張亞東老師是一位在音樂上特別有想法的制作人,他不一定能夠讓所有人滿意,但是他的能力已經高到你不需要他的安撫,就已經很舒服了,這也是一種成立的方式。這兩年我得到了一些(獎項)認同之后,大家在找我之前大部分已經是滿意的態度,所以我做事情就會舒服很多。但是如果比我有才華的制作人,編的歌曲非常厲害,但他沒有得到過這種認同,做起來就非常困難。
新京報:2019年金曲獎陳奕迅與孫燕姿的串燒環節,是你與郭一凡、貢多杰共同參與的。所以未來會著重培養制作新人嗎?
荒井十一:對,我希望讓他們出現在更多的制作名單上面,讓更多的人真正相信他們。所以我想請有名的藝人、有名的歌手、有名的制作人來合作,讓不被認識的人有更多被認識的機會。
修養5
高水準歌和大眾歌間需要平衡
新京報:最近是否出現過你本人特別喜歡的歌手或者歌曲?
荒井十一:比莉·艾利什(Billie Eilish),我自己一直在聽。我覺得她很不一樣,做音樂的概念跟方式都很酷,是很典型的新一代年輕人在玩音樂的方式,不需要什么特別厲害的設備,她自己在房間可能想到一個什么點,刮出一個聲音,就把它用在音樂里面。
新京報:那么國內是否存在讓你覺得制作水平很厲害的音樂人或者音樂作品?
荒井十一:其實像張藝興、蔡徐坤、李宇春的音樂制作都非常厲害,很多都邀請了國外的強者來參與,但有一個問題是,這些都不會是主流人群喜歡聽的作品,這是另一個矛盾所在。也是因為蔡徐坤前段時間過來,我們一起討論了這個主題。對于一個歌手來說,如果沒有一首讓大家認識的歌曲,也許你始終就是不成功的。那么如何找到平衡點?就需要大家一起去想辦法,去不斷嘗試。
采寫/新京報記者 楊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