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30日報道 德國《西塞羅》月刊網站1月28日刊文稱,蒂莫·巴爾茨教授在武漢大學任教,專業領域是雷達遙感。他和家人在武漢市已經生活了10年。該刊編輯麗克薩·里斯電話采訪了他。訪談摘編如下:
麗克薩·里斯問:巴爾茨先生,當您向窗外看時,外面是什么樣子?您或您的家人是否可以出門?
蒂莫·巴爾茨答:是的,我們可以外出,我們也去散步和購物。但是我們不開車。公共汽車和出租車也不運行。過去幾天,大街上空空蕩蕩。但今天可以看到上街的人多了些。
問:主干道上情況如何?軍隊在那里駐守并把任何試圖開車離開城市的人遣返回去嗎?
答:人們一直認為這里的情況就像電影里那樣,由軍隊控制著街道。但實際上,這里沒有士兵巡邏,我們甚至都沒看到警察。據我所知,人們也可以開車。規定不是十分明確,但大多數人還是嚴格遵守,沒有離開家門。如果每個人都配合,我們就會控制病毒。
問:您采取了哪些預防措施來保護自己和家人免受感染?
答:我們都戴口罩。這是義務。當然也遵守經典的衛生習慣:定期洗手,尤其是外出回家后。這些都是簡單的預防措施。
問:您如何評價當地民眾的情緒?有人恐慌嗎?
答:前兩天當然是令人不安的,但我沒有得到人們陷入恐慌的印象。現在平靜下來了。總體情況得到改善。超市貨滿。第一班醫生已被替換下來——這里也有軍隊,因為投入了軍醫。治療新型肺炎的專科醫生工作10天后被輪換,但回家前也必須隔離。
問:聽起來人們的情緒其實緩和了。
答:是的。情緒正從“讓我們都逃走吧”轉為“我們能行,我們已經控制住了局勢”。
問:在隔離期間的供應是如何組織的?商店開門嗎?
答:1月22日傳出武漢將封城的消息后,我立即去購物。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我經歷了搶購。那天局勢還算平靜,但超市里人很多。下午的照片顯示超市貨架已經空了。一兩天后,貨架又裝滿了。現在我們不去大超市,因為我們不能再開車了,但可以在街道拐角處的商店里購物,里面備滿了新鮮水果和蔬菜。
問:您覺得當地政府發布信息情況如何?
答:比較好。目前手機也能接收到信息。今天有了更多信息,還有針對外國人的電話號碼,可以用英語詢問情況。也有24小時熱線電話,但我從未打過。政府努力做到盡可能開放。
問:您如何評價醫療供應狀況?在緊急情況下,您會感到安全嗎?
答:中國有抗擊“非典”的經驗,武漢設有大型研究中心。這里有專業知識。我相信這里的系統,即使患者數量之多令人生畏。但中國有能力。
問:如果違反了隔離要求,情況會怎樣?
答:我不知道。社會壓力是強大的。如果你不戴口罩出門,可能會有人喊你戴上口罩。街上的行人都主動戴著口罩。人們也遵守這些要求,因為人們認為這些措施是正確的。這些措施固然在日常生活中令人煩惱,但有助于抗擊病毒。
問:您對德國聯邦政府有何期待?
答:我們將留在這里。我們已將此告知大使館。
1月27日,武漢市民在東湖綠道騎行。(熊琦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