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企資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資頭條 » 產業 » 正文

        掙扎兩年蘋果重新向Imagination低頭自研GPU究竟難在何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1-28 12:11:25    瀏覽次數:63
        導讀

        原標題:掙扎兩年蘋果重新向Imagination低頭:自研GPU究竟難在何處? 來源:億歐網繼谷歌與salesforce的聯姻傳聞之后,蘋果也與早已分道揚鑣的芯片IP公司Imagination破鏡重圓

        原標題:掙扎兩年蘋果重新向Imagination低頭:自研GPU究竟難在何處? 來源:億歐網

        繼谷歌與salesforce的聯姻傳聞之后,蘋果也與早已分道揚鑣的芯片IP公司Imagination破鏡重圓。

        1月2日,Imagination官方宣布與蘋果達成新的多年期授權協議,當然咯,需要支付授權費。

        Imagination這家公司,2000年開始就聚焦于移動GPU的開發,與蘋果的合作也從第一代iPhone就開始了,此后蘋果A系列處理器就一直依賴于Imagination的技術授權。

        變故則發生在2017年,蘋果宣布“單飛”,走上了自研GPU的道路,導致Imagination股價一落千丈,最后不得不賣身給私募基金。

        結果,蘋果宣布“兩年不使用Imagination技術”的雄心壯志,妥妥滴被再度合作而打臉。

        在商言商,并沒有什么不合理之處。不過縱觀全球手機廠商,都對自研GPU充滿了雄心壯志,比如三星就傳出在奧斯汀和圣何塞部署了GPU研發團隊。

        直接從芯片IP公司中購買授權究竟有何不妥?自研GPU能否成為手機廠商們一次重新洗牌的契機呢?蘋果與Imagination的塑料兄弟情

        手機廠商自研GPU,以三星、華為這樣的技術領軍者為首,并且近兩來才陸續開始有一些大動作。

        這條路上到底有怎樣的風景與荊棘,無論廠商還是大眾恐怕都有些沒有底。從這個角度看,蘋果與Imagination的數年糾葛,就成了一面很好的鏡子。

        眾所周知,GPU圖形處理單元,主要是在移動智能設備芯片中處理與圖形有關的任務,比如2D/3D游戲畫面,或是其他可視化應用程序的用戶界面,像是桌面平移這樣的UI效果,以及看視頻、打游戲的體驗,都需要由GPU的性能來支撐。

        這也是為什么,從2007年第一代iPhone開始,蘋果就與Imagination產生了命定的淵源。

        盡管合作順利,蘋果的GPU自研計劃從來沒有下線過。2013年,蘋果就曾召集了業內許多人才組建了相關團隊,其中不乏IBM、AMD、飛思卡爾等芯片制造商的工程師,比如AMD前圖形設計首席技術官Raja Koduri。

        然后呢?蘋果一通操作猛如虎,一看結果……就是以Raja Koduri重返AMD、與Imagination續簽授權而告終。

        類似的嘗試在2016年又來了一波。這一次蘋果將挖人的魔爪伸向了合作伙伴Imagination。據科技媒體BI報道,當時至少有25位原Imagination公司的研發人員跳槽去了蘋果,有6位還是高級研發人員。說蘋果把Imagination的人才“挖空”也差不離了。

        恐怕這也是為什么,蘋果對自己的GPU研發之路自信滿滿,并在2017年放出話來,聲稱“將在未來兩年內放棄使用Imagination的一切技術”,這也直接導致了Imagination的賣身。

        療效也顯而易見,從A11仿生芯片開始,蘋果就宣布其中集成的GPU(也包括ISP、解碼器等)都是自己研發的,從實際效果來看,也確實比此前A10的架構要更加強勁,問世時還被冠以“性能怪獸”的稱號。

        不過,蘋果真能徹底擺脫Imagination的影響嗎?從兩年后的重歸于好就能找到答案,并不。

        早在2017年蘋果宣布斷交之際,Imagination官方就曾回應,認為蘋果想要繞開自己的專利技術,做出更好的GPU,并不容易。

        事實也是如此,A11中的GPU內核設計,就與此前Imagination的Rogue非常相似,應該是架構級授權。2018年推出的A12中,其GPU也依然支持PVRTC(Imagination的專利PowerVR紋理壓縮),顯然,蘋果依然逃脫不了Imagination的IP基礎壓制。而從最新的授權協議來看,A13恐怕也難以規避Imagination的技術專利。

        當然,被掣肘的不只蘋果。自研GPU的孤徑,也同樣存在于其他手機廠商與GPU芯片廠商的關系中。手機廠商與GPU廠商為何如此微妙?

        與蘋果相比,其他手機廠商與GPU芯片公司的矛盾并沒有如此激烈。

        一方面,Imagination的失利,主要是與蘋果利益捆綁過深,以至于在“被拋棄”后,在移動手機市場的份額一落千丈,曾經的“郎心似鐵”,自然也讓二者的和好更具戲劇性。反觀其他GPU巨頭玩家,比如高通和ARM,都將客戶資源分散在不同的籃子里,自然也不至于爆發這樣的顯著沖突。

        不過,伴隨著三星、華為等手機SoC廠商技術實力的崛起,從CPU到GPU逐漸自研,正在成為明顯的趨勢。2018年就有消息指出,三星計劃開發自家的GPU并在 Galaxy系列手機上使用。其位于美國奧斯汀的研發中心也吸納了來自聯發科等芯片廠商的員工。

        甚至Imagination 的市場營銷與傳播副總裁David Harold也曾對媒體表示過——“鑒于GPU的重要性,很多公司致力于自己研發。對于這件事,我并不感到意外。過去已經有一些公司在這樣做了。”

        手機廠商都執著于自研GPU,主要涉及三個核心原因:

        首先是眼前利益。

        GPU三強都是以IP開放授權的模式與手機廠商進行合作,也就是說,手機廠商必須接受高昂的授權費,這無疑直接導致了手機品牌難以在成本上與友商拉開差距。

        其次是短期優勢。

        伴隨著智能手機市場進入成熟期,能否在性能、交互體驗等方面找到差異化,成為手機廠商的生存關鍵。而公版GPU往往所會向各個手機芯片企業公開,升級周期也基本一致。手機廠商想要與讓自家產品拉開距離,也會有所限制。比如讓蘋果下定決心進行自研的,就是高通GPU Adreno系列對Imagination GPU的碾壓,導致蘋果A9的效率比驍龍821弱,這怎么能忍?而三星的自研夢,也源自于ARM架構被蘋果處理器的碾壓。

        總而言之,芯片的技術能力越強,手機廠商的市場護城河就越牢固。既然隊友不給力,那不如自己carry全場。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考量,則來自長遠的供應鏈控制。

        智能手機的發展,正在向芯片SoC、軟硬件協同、泛終端融合等趨勢邁進。而這些都考驗著手機廠商對技術供應鏈的控制能力。

        一方面,智能手機的性能提升,必須盡可能保證軟件與硬件的充分契合,進而才能在使用中效果更佳穩定。

        比如華為GPU Turbo技術,就是軟硬件協同優化移動游戲體驗的典范。iPhone此前也出現過一款攝影App,利用GPU對拍攝的視頻進行實時降噪處理。這些實用功能的協同開發,自研能力就成了基本的支撐。

        同時,手機功能的繼續拓展,已經很難在形態上做出新文章,此前iPhone X的底部上滑手勢,就被質疑是模仿了 2010 年的 Palm 公司的 WebOS。新的賣點必然要從芯片技術的突破中獲得,比如蘋果A11實現的面部識別Face ID的領先,(不完全的)自研GPU則是功能差異化的前提。

        此外,GPU技術還與VR/AR、泛終端等新智慧趨勢息息相關。智能手機未來想要支撐這些創新型應用,比如與智能汽車的融合,都離不開圖形處理、視覺交互等GPU的重要能力,這也要求手機廠商對芯片、顯示器等重要零部件擁有自主掌控權。否則只能跟隨上游廠商的研發規劃來亦步亦趨,顯然十分被動。自研大潮面前,上游廠商何以自保?

        當然,上述優勢都是針對手機廠商而言。

        它們對自由的向往,自然會對高通、ARM,包括復蘇的Imagination都產生不小的打擊。

        因為有實力的手機廠商已經基本可以擺脫對上游CPU和基帶的依賴,這也就意味著,一旦GPU自研成功,那么上游IP廠商就要丟掉飯碗。

        目前來看,芯片廠商主要有兩個安全鎖:

        一是加固基礎專利的護城河。

        GPU需要復雜的IP,這也導致攻破基礎專利的門檻較高,對于新入局者來說,想要繞開這些基礎專利,其開發進程就要低效很多,這恐怕也是蘋果折騰兩年后重新擁抱Imagination的主要原因。因此,SoC芯片廠商與GPU上游公司進行聯合協作,可能會成為更快發力的選項。

        二是尋找智能手機之外的沃土。

        可以看到的是,有實力推動自研GPU的基本都是蘋果、三星、華為這樣的手機領軍廠商,而在AR/VR/智能駕駛等新興終端市場,GPU的需求也在持續增加,但相關垂直芯片企業鮮少能夠具備自研GPU的能力,在此領域展開廣泛合作,將是GPU上游廠商的新市場機遇。實際上,Imagination在被并購之后,就在大舉發力中端的移動、數字電視/機頂盒(DTV / STB)、消費安全等領域。

        總體來看,蘋果的自研GPU之路,也是向產業鏈上游突破的艱難縮影。輕松搞出優秀CPU的蘋果,也在GPU上難畢其功,其中既有人才、生態、技術、成本等的諸多限制,也需要靜待時間來成就的堅定耐心。至少,需要先行進在路上。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億歐,經億歐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點擊轉載說明,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文/小編)
        打賞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推薦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sneakeraddict.net/news/show-51897.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3 - 企資網 4890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58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系
        客服

        聯系客服:

        在線QQ: 303377504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客服001 客服002 客服00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反饋

        用戶
        反饋

        AV成人午夜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线中文在线资源 官网|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AV一区中文字幕天堂|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日本人妻久久久免费|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 无码孕妇孕交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成人无码区免费A片视频WWW|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婷婷中文娱乐网开心|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YY111111少妇无码理论片|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幕一级二级| 中文在线天堂网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