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石家莊1月27日電 (肖光明 李洋 劉淑禮)“自己的閨女去疫區,不擔心是假的。但她是一名醫護人員,應該舍小家顧大家,哪里需要去哪里。”佟建紅說,她支持女兒的工作,也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讓女兒在外有所牽掛。
26日,河北150名由醫務人員和工作人員組成的醫療隊,赴湖北省參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佟建紅的女兒李彤彤,是醫療隊中的一員。佟建紅告訴記者,她給女兒臨行前的囑托是,“做好自身防護,等你回家。”
圖為秦皇島市第一醫院的醫護人員出征。 劉淑禮 攝27日,正月初三。馳援武漢的河北醫療隊員們展開一場全國總動員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吹響了戰斗的號角。當醫護人員披上白色戰衣時,總有人為他們的“逆行”而附上一種特殊情感,令人淚目。
“90后”的爽約:結婚的日子可以改
“最近一段時間,我爸住院,蜜月取消,逆行武漢支援,婚禮推遲……每一件事,你都在支持我,感謝你的包容與理解。”這是穆福春發給女朋友李宛蓉的一條微信。
圖為河北“90后”醫護人員發給女朋友的信息。 劉淑禮 攝“90后”的穆福春是秦皇島市第一醫院的一名護士,雖然婚期在即,但仍奔赴了武漢。
讀著穆福春發來的信息,李宛蓉告訴記者,兩個人計劃2月13日去領結婚證,2月15日回老家舉行婚禮,“他去支援武漢,與其說是跟我商量,不如說是告知。”
“他去疫區,我也很擔心。但我也是一名護士,作為同行,我能理解他。阻攔他的話,說不出口,只能是支持。”李宛蓉說,如果穆福春能早日歸來,就如期舉行婚禮。如果任務需要,那就等待,支援武漢比結婚更重要,結婚的日子可以改。
在臨行前,穆福春才給家里打了電話,父親僅有一句話,“注意安全”。對他而言,女朋友的理解,父母的掛念,同事的鼓勵都是他的動力,“感謝大家的掛念,我在這邊就是換了個地方上班,身上的工作服重了些,肩上的任務也重了,但我有信心完成任務。”
“80后”的割舍:不與兩歲女兒告別
“80后”的楊瑩瑩,女兒剛2周4個月,與公婆同住,婆媳關系相處非常融洽,家人始終支持她的工作。
“疫情發生后,她就做好了隨時戰斗的準備。怕分別時孩子的哭泣而心疼,沒有與女兒告別,直接帶著行李奔赴火車站。”楊瑩瑩的丈夫安騰躍說,他懂得妻子心中對女兒的那份忍痛割愛。
安騰躍告訴記者,女兒早晨醒來后,開始尋覓媽媽的身影,“孩子找不到媽媽,哭鬧了一會兒,我和老人就哄著,逗著。我們在家照顧好孩子,就是對瑩瑩最大的支持。”
楊瑩瑩抵達武漢,到達落腳點后,她發來了一張房間的照片。床單、被罩都帶有自己所在醫院的字樣,“睡在這樣的床上,我心里踏實,有安全感。得知我的同事們也紛紛主動請戰,為她們驕傲。”
“70后”的情懷:又一次讓家人擔憂
臨行前,宋維鵬已經連續幾天沒與同在一家醫院的妻子國強華見上一面了。他一直忙碌在工作崗位上,春節也在值守。對于此次出征武漢,宋維鵬和妻子心里有一定的思想準備。
圖為河北醫療隊員臨行前,同事擁抱送祝福。 劉淑禮 攝“他是一個有擔當,有情懷,負責任的男人。”提起自己的丈夫,國強華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她告訴記者,宋維鵬曾參加過汶川地震的救援工作,也多次參加應急搶救任務。抗擊此次疫情,他應是責無旁貸。
國強華說,丈夫在醫院參加完培訓后,就匆匆跑回家里與家人告別。宋維鵬吃了父母為他親手包的餃子,雖然只有十幾鐘的時間,但也算與家人吃了一頓團圓飯。女兒乍開始知道父親要去武漢,情不自禁掉下來眼淚,但很快冷靜下來,“醫生的孩子都很堅強,女兒叮囑爸爸要做好防護,平安歸來。”
“70后”的宋維鵬在出征時,寫下這樣一段話:無論生死,不計報酬,沒有豪言壯語和多么高大上的理念,只為職責所在,無愧于“白衣天使”。只是對不起家人,年近古稀的父母,哭的一塌糊涂的老婆孩兒,對不起了,又一次讓你們擔驚受怕了。
27日,宋維鵬更新了他的微信朋友圈:“凌晨4:38抵達武昌火車站,外面的空氣略陰冷,除了我們這些逆行者,站臺空無一人……狀態很好,家人們放心。”
看著身邊的戰友們火速馳援武漢,河北“80后”護士李婷婷送上自己滿滿的祝福,“祝愿他們平安歸來。我已做好準備,一旦召喚,即刻出發,武漢加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