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新世紀評級信息研究部
摘要:
2019年債券市場共有51家發行人發生實質性違約,涉及違約債券145支、債券金額1,073.11億元,與2018年相比,違約發行人增加4家、違約債券增加18支、金額減少109.68億元;從新增違約情況來看,2019年共有36家發行人首次發生違約,涉及違約債券119支、債券金額927.71億元,均較2018年有所減少,整體違約增勢有所緩和。2019年新增違約發行人在區域分布上仍總體維持離散狀態,行業分布上工業、可選消費、材料等行業的較多。公司屬性方面,新增違約發行人仍以民營企業為主,但部分省份地方國有企業違約態勢上升。2019年大型集團企業與上市公司違約事件頻發,上市公司違約數量超過2018年,發行人的關聯方侵占等公司治理問題進一步突顯。
一、違約數量與金額
2019年債券市場違約狀況較2018年有所緩和,但與過往年份相比仍處于較高水平。全年共有51家發行人違約,涉及違約債券[1]145支,較2018年增加18支,違約債券涉及的債券金額由2018年的1,182.79億元下降至1,073.11億元。
從分季度情況來看,2019年債券市場各季度違約發行人分別為19家、18家、21家和15家,涉及違約債券數量分別為45支、22支、48支和30支,違約金額分別為247.54億元、154.09億元、399.43億元和272.05億元。具體來看,2019年第一季度與第三季度違約發行人和債券數量較多。其中,第一季度主要是由于當期國購投資、山東勝通與東辰控股等發行人在付息違約或破產重整后全部存續債券觸發違約導致,當期共有20支債券由于觸發交叉違約或提前到期;第三季度主要是由于違約發行人存續債券集中到期以及精功集團多支存續債券觸發交叉違約導致。
從發行人首次違約情況來看,2019年首次發生實質性違約的發行人共36家,涉及違約債券119支、債券金額927.71億元,同比來看2018年則分別為43家、112支、1,060.34億元。雖然2019年債券市場新增違約發行人數量和違約債券金額同比有所減少,但與2018年之前相比仍處于較高水平。
二、新增違約發行人的主要特征
(一)區域分布
2019年違約事件的區域分布仍呈現離散狀態,新增違約發行人共涉及18個省、市及自治區,數量與2018年持平。分省來看,2019年廣東省違約數量最多,共有5家,江蘇省、遼寧省和山東省各有3家,上述省份中除遼寧省外皆為發行人數量多、存續債券余額高的發債大省。2019年以山東省東營市為代表的部分地區暴露出較為嚴重的民營企業互保風險,同時如國購投資、頤和地產等區域性房地產企業發生違約,但總體來看并未形成區域性違約趨勢。
(二)行業分布
從行業分布來看,按Wind行業分類標準,2019年新增違約發行人涉及材料、工業、可選消費、日常消費、能源、房地產業、金融、信息技術、醫療保健等9個一級行業,共計22個四級行業。按Wind一級行業分類,違約數量最多的前三大行業分別是工業(10家)、可選消費(8家)、材料(7家)。按Wind四級行業分類,違約數量最多的前幾大行業分別是服裝、服飾與奢侈品(4家)、建筑與工程(3家)、綜合類行業(3家)、食品加工與肉類(3家)。2019年債券市場部分行業已表現出了一定的違約集中趨勢,相關行業風險需關注。
(三)公司屬性
2019年債券市場違約發行人以民營企業為主,延續了近年來的趨勢。2019年新增違約發行人中民營企業共29家,占總數的80.56%。2019年多項民營企業紓困政策陸續出臺,對民營企業融資狀況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從違約情況來看,2019年信用資質較弱的民營企業發行人仍持續發生風險暴露。另一方面,2019年共有5家地方國有企業發生違約,數量較2018年增加2家,分別涉及遼寧?。ㄉ驒C集團及其子公司沈陽機床)、天津市(天物集團的子公司天津浩通與天物資源)與青海?。}湖股份)等3個省級行政區域。
三、違約事件涉及的上市公司情況
2019年涉及上市公司的違約事件數量較多,在全部36家新增違約發行人中,有16家為上市公司,8家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在信用收縮環境下,高資本性支出的上市公司面臨的融資壓力與現金流平衡壓力居高不下,加大了違約風險。與2018年相比,2019年違約事件中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問題進一步突顯,如康得新、秋林集團、天寶食品等發行人暴露出嚴重的股東侵占與關聯方資金占用問題,部分案例中相關當事人已被訴諸司法程序。
四、新增違約發行人評級機構分布
從評級機構分布來看,2019年新增違約發行人共涉及聯合[2]、中誠信[3]、大公、鵬元、新世紀評級、東方金誠6家信用評級機構。
其中,聯合涉及的新增違約發行人和違約債券金額最多,合計為16家、484.90億元;其次為大公和東方金誠,新增違約發行人各為8家,債券金額分別為313.05億元、225.66億元;中誠信7家、169.10億元;鵬元3家、87.40億元;新世紀評級1家、35.00億元。
[1]包括觸發交叉違約與提前到期償還的債券,不包括資產支持證券與境外債券。
[2]包含聯合資信和聯合信用。
[3]包含中誠信國際和中誠信證評。
新世紀評級信息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