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1月26日電(吳蘭 付艷)25日清晨5點多,小欒就醒了,這一夜,他沒怎么睡著。起床,等著上午10點,等著在陽光下行走。
25日上午,在安醫大四附院接受醫學觀察的小欒,終于“出關”了。
今年22歲的小欒,家住在合肥市新站區,在重慶一所大學讀研。1月16日,小欒的好友從武漢來到重慶,“我作為東道主,熱情接待了朋友,吃火鍋、唱K,當時玩得挺開心。”
1月19日,小欒放假回到合肥家中,開始出現感冒癥狀,流鼻涕、咳嗽。“每天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新聞鋪天蓋地,對照了下自己的情況,有點擔憂。”
1月22日,小欒感覺自己有點發燒,用體溫計一量,37.5度。小欒和家人迅速來到安醫大四附院發熱門診就診。
在醫院再次測量體溫,38.4度。發熱、有接觸史、有呼吸道癥狀,按照防控要求,小欒要在安醫大四附院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進行觀察治療。
“隔離,對普通老百姓來講,肯定比較恐懼。就連我自己,一開始也有抵觸情緒,原因就是不知道‘隔離’到底是怎么回事。住進來以后,安醫大四附院的醫護員工耐心安慰我,給我講解新型冠狀病毒的常識,用樂觀向上的態度影響我,讓我覺得其實隔離也沒什么的,是科學而必要的。這樣以后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就不會覺得恐懼了。”
“我每天瀏覽新聞,看到各地的醫務工作者都放棄了休假,加入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一線來,非常感動。”小欒說,隔離的生活看起來沒有那么糟,只要不想著往外跑,可以睡到自然醒,還可以上網。
小欒進入隔離病房后,安醫大四附院醫務人員對其進行體檢,查血、測量體溫等,同時與新站區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取得聯系,對其進行標本采集。
“我們在發熱門診隔離病房對患者進行了積極的治療,同時按照國家防疫標準進行了2019-nCov檢測,間隔24小時進行第二次檢測,兩次結果均為陰性,隨后解除隔離。”安醫大四附院急診科主任戚金威介紹。
走出隔離病房,小欒趕緊拿起手機,對著緊閉的大門、忙碌的醫護人員連續按下了快門。小欒笑著說:“這個非常的時期,被‘禁’在這里,一定要給自己留個記憶。”
“終于解除隔離啦!能自由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真好!”小欒說:“最想對醫護人員說聲謝謝,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貴,還是健康、平安、自由好。以前從來沒有這種感覺,根本體會不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多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