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行情持續上漲,節后價格如何變動?1個因素或抬升菜價
在2019年下半年,蔬菜的總體行情并不是太好,其賣價呈現出低迷不振的局面,消費者購買的蔬菜價格也會為此降低,很多人也能吃上更便宜點的蔬菜,只是相比來說農民的虧損自然也會加大,不少人栽種了蔬菜作物后,并沒有賣出太可觀的價格,有一些人連本錢都沒有賺上。
不過自從元旦至今,因雙節的刺激,蔬菜的價格也會為此變好,賣價也迎來了不斷的提升。就拿水葉菜李碩,在1月前期菜價呈現低迷狀態,但隨著節日的到來以及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它的價格也跟著上漲。
而芥蘭的價格也跟著不斷的提升,從元旦過后就迎來了開掛式上漲。而那些耐存儲的葉菜,其價格的上漲幅度按理說并不是太多,但在節日到來前也迎來了上漲。就拿白菜來說,此前一斤才不過4-5毛錢,可在春節期間卻漲到了1-2元。而遲菜心、白菜苔等,它們的價格也上漲了30%左右。芥蘭也漲到了30元/件,其漲幅更是達到了15-25元左右。
像一些傳統的耐儲性菜,總體上漲幅度在10%以上,而紹菜、黃心菜等都是如此。而在北方地區,瓜茄的價格主要是以穩定為主,其葉菜的整體行情穩定。當然小青瓜、老黃瓜的價格也一路抬頭,其價格也漲到了8-9元每斤。而圓辣椒的價格相比元旦時上漲了2.5元每斤,總得來說菜價還是比較高的。
在本周菜價的上漲趨勢更是明顯,其實主要還在于反季節作物的影響,栽種的成本增加,而南方的蔬菜在運送到北方時,其運輸的成本也在提升中,因此菜價依舊會受到影響而不斷提升。
當然在來到臘月后,反季節食品因保鮮、運輸、種植上的成本提升,導致總體的價格上跟著提升。而冬季儲藏的蔬菜,因損耗成本高,儲藏時間久,其價格也跟著上漲。而在春節前,市場對蔬菜的需求增加,因此價格自然是會不斷的提升。
總得來看,今年臘月的蔬菜價格和去年相似,豆角類的蔬菜需求最多,茄果類也有著不少的需求度,讓菜價也跟著上漲。
當然今天是大年初一,按理說在節后價格會季節性的下跌,那么今年節后的蔬菜變化如何?其實今年的節后蔬菜價格還真存在一定的變數,畢竟隨著活禽市場的交易受到限制,市場中的豬肉量有限,勢必會讓蔬菜類的作物需求增加。畢竟豬肉的價格比較高,目前已經達到了30多元每斤。
不少人為了能夠節省開支,則是將目光看向蔬菜作物,而在需求量增加的同時,接下來的菜價會迎來新的上漲空間。此外,人們在健康上的重視增加,就算能夠吃上肉類,但為了自己的安全問題,還是會暫停肉類的食用,這樣后期的蔬菜價格自然會提升,但在國家的調控之下,價格也不會上漲多少,因此大家沒必要太擔心,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