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1月25日電 (記者 龍敏)當新型冠狀病毒遭遇春節,制造業大省福建的多家生物醫藥企業選擇“不打烊”,開足馬力生產口罩、體溫計等緊缺物資,馳援湖北等地。
位于廈門市集安路的廈門美潤無紡布股份有限公司的口罩生產線25日繼續開足馬力,一排排口罩在流水線上穿梭,一旁身穿無菌服的工人嫻熟地進行裝袋、打包。該公司車間生產部負責人黃路生說:“我們19日就放假了,員工都是臨時請回來的。”
黃路生和妻子季曉云都是該公司的員工。20日,他們剛開車帶著孩子回到三明老家,就接到工廠要盡快恢復生產的通知。
次日,黃路生和妻子趁著孩子仍在熟睡中,驅車返回廈門。黃路生說:“回來了一部分員工,我們還就近召集了一些臨時工,大家齊心協力,21日當天生產線就運轉起來了。”
面對疫情,該公司正加大熔噴布、包材等原材料的采購量。公司董事長劉翔表示,雖然正值春節假期,作為生產企業,將努力、盡快恢復生產,加大供應量。
同樣位于廈門的燁映電子公司總部下單催貨的電話鈴聲這兩天此起彼伏。千里之外,公司位于重慶的生產車間正在開足馬力生產紅外體溫計傳感器,保障湖北武漢等防疫一線的需求。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工作啟動以來,燁映電子公司已經有200多萬支產品投入防疫一線,正在安排生產的訂單量約230萬支。燁映電子創始人徐德輝博士說,接到訂單后,公司很多員工都回到崗位加班。“第一時間就向廈門海滄的安氏兄弟醫療器械公司供應了一批紅外傳感器;23日接到任務當天,傳感器出貨量達100多萬支。”
不僅僅是廈門市,位于泉州市的恒安集團接到任務后,重新組織工人按照最大生產能力安排3班滿負荷生產殺菌濕紙巾產品,最大產能4500件/日;漳浦健德醫療器械公司已開始組織生產,春節期間不停產,每天可生產不少于20萬個口罩;漳州片仔癀醫療器械公司也開始恢復生產,日產口罩5萬片。
長期以來,生物醫藥產業都是福建省重點培育發展的新興戰略產業。目前,福建已形成廈門海滄生物醫藥港、福州江陰原料藥集中區、永春生物醫藥產業園、石獅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園、龍巖長汀醫療器械產業園、德潤醫療產業園等產業集中區。
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指出,已專門組織3個工作組分赴泉州、漳州、廈門等地加強調研指導,指導相關企業加大疫情防控物資生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