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首發集團了解到,京禮高速公路(國道110—京冀界段)工程已于12月25日完成交工驗收, 這也意味京禮高速北京段全線建成。
未來,這一路段將視京禮高速河北段工程進展情況,擇機開放交通。道路開通后,市民駕車最遠可以直達松閆立交,到達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比賽場地。
隧道穿越松山和玉渡山
京禮高速(國道110—京冀界段) 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是京禮高速北京段的一部分。工程起點為北京市延慶區大浮坨村西側,與京禮高速公路興延段相接,終點在市界處與京禮高速河北段相接, 全長約 33.2 公里,其中平原段15.2公里已于2019年1月1日建成通車。此次完工的山區段工程長18公里,共計7座橋梁、5座隧道,橋隧比高達95%。
記者在西羊坊隧道口看到,入口附近設置了“您已進入松山自然保護區,請勿鳴笛”的提醒標志。由于需要穿越松山自然保護區和玉渡山自然保護區,京禮高速山區段隧道總開挖長度達27.9公里,包含5座隧道。
首發建設公司延崇高速項目管理處總工程師杜賀軍介紹,高速隧道內采用了橡膠瀝青路面, 可以起到降噪作用,減少駕駛員的不適感。橋面還采用了融雪路面,減少降雪對道路通行的影響。
西羊坊隧道內,一段長260米的疲勞喚醒裝置 格外引人注目。這段隧道以藍灰色為主色調,繪制出一層層冬季的遠山。
“駕駛員在隧道內長期行駛容易造成疲勞,因此采用了燈影結合方式,給駕駛員一定視覺刺激,減少疲勞。”杜賀軍介紹,京禮高速共在西羊坊隧道和松山隧道設置了四處疲勞喚醒裝置,分別采用了春夏秋冬四個主題,其中去往冬奧賽區的出京方向采用冬秋主題,進京方向以春夏為主,所有墻面均由畫師親自手繪。
未來將支持車路協同自動駕駛
京禮高速也是一條凝聚智慧的高速公路,未來將支持車路協同自動駕駛。
杜賀軍介紹,在京禮高速,每個路燈桿將安裝5G基站, 并安裝車與路數據交換和定位裝置,目前設備正在安裝測試過程中。此前,平原段3公里道路已在去年已經進行了測試,今年將在基礎上進行設備的完善和更新。遠期京禮高速全線將支持車路協同。
溫泉特大橋 是全線施工難度最大的重點控制性工程,橋梁穿梭于高山峽谷之中,左右兩幅長3.0743公里,平均墩高50米左右,最高墩達70米,最大跨徑152米,為“北京第一高墩”和“華北第一大跨”。
大橋11個主墩均為節點控制工程,均遍布在陡峭的山頂、或半山腰、或道路邊懸崖上,施工時組織22套(44只)掛籃進行高空懸澆施工,工地現場有32座塔吊同時作業,場面蔚為壯觀。
作為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賽場聯絡通道,京禮高速建設伊始廣受社會關注,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綠色公路建設第一批典型示范工程和品質工程示范項目、智慧公路試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