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年夜飯,臘酒家宴迎新年
又到除歲時,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坐在桌前,吃一頓團圓飯。
一夜之間,東風到來,乾坤換新,新的一年,就要來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和團圓有關,也都會吃團圓飯,但沒有任何一次,比年夜飯更重要。宋代的詩人說,“生菜春盤草八珍,燈前殊未覺家貧”,無論貧富,不分人等,都要珍而重之的對待這頓家宴。
在傳統社會,這和農業生產的節奏有關,過年是大自然四季輪回的節點,也是農業產生周期的開始,過了年,新的播種和耕耘就要開始了,周而復始,繁衍不息。
當今社會,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已經改變,但年夜飯的意義并沒有淡化,反而被人們更加珍視。或許是因為忙碌的現代生活,沒有了那么多讓感受親情溫暖、感悟自然變遷的機會,因此,這一年中最重要的團圓節,也就顯得格外有儀式感。
尤其在過去幾十年的城市化中,數以億計的人們,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鄉村,進入城市工作、生活,但他們的根,仍在鄉村。到了春節這一天,他們離開城市,回到鄉村,回到從小長大的地方,和分別許久的父母家人一起,吃一頓難得的團圓飯。
為此,新春到來之前,新京報記者采訪了大江南北多個村莊,看看他們是怎樣的過年的,他們又準備了怎樣的年夜飯?
或許,這也是一種鄉愁。在現代化的洶涌大潮里,在農耕生活漸漸遠離我們的時代,回到鄉村,再吃一次年夜飯的機會,越來越少了,當走出鄉村的第一代人們老去,在城市里出身和長大的孩子們,就再也沒有那種水村山郭、田園如畫般的鄉愁了,他們或許還會有鄉愁,但他們的鄉愁,也和上一輩人不一樣了。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唐崢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