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1月24日電 題:世界首條鹽湖鐵路上“蜘蛛俠”的堅守
作者魯丹陽周賀
“叮鈴鈴、叮鈴鈴……”清脆的鈴聲劃破了寂靜的凌晨,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西寧供電段格爾木接觸網大修工區的職工們被驚醒,“天窗作業時間提前了,大家5分鐘之內穿好衣服帶上保溫飯盒集合?!?/p>圖為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西寧供電段格爾木接觸網大修工區的接觸網工對分段絕緣器進行測量。 周賀 攝
在青海省柴達木盆地南部,有一片“地上無綠草、湖中無游魚、天上無飛鳥”的戈壁瀚海,這便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察爾汗鹽湖。青藏鐵路從察爾汗鹽湖橫穿而過,成為世界上唯一一條建在鹽湖上的鐵路,這里誕生了中國鐵路唯一的工種——除鹽工,他們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青藏鐵路的“蜘蛛俠”。
“每天的工作時間段是根據天窗作業時間調整的,但多數都早出晚歸。”格爾木接觸網大修工區工長張貴龍說,冬天最難熬,最低氣溫能跌破零下20攝氏度,常年四、五級大風,最大風速能達到八級,而在高空作業,大風時常夾雜著鹽粒吹打在臉上,刀割一般。
據介紹,察爾汗鹽湖區域空氣中鹽分含量高,很容易在鐵路牽引供電接觸網設備上形成鹽污,造成線路跳閘,甚至導致大面積停電,誘發行車安全事故。
圖為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西寧供電段格爾木接觸網大修工區的接觸網工在檢修接觸網。 周賀 攝因此,這一路段的接觸網工擔負起了除鹽的新使命,每年至少兩次集中對接觸網進行鹽污清潔。
青藏鐵路穿越察爾汗鹽湖的線路長約33公里,被稱為“萬丈鹽橋”。自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實現電氣化后,張貴龍一直堅守在這個崗位上,“在沒有清洗車的年代里,我們都是人工擦拭,為了操作安全方便,我們只能戴線手套,拿著被化學物質浸濕的抹布擦拭鹽污時,化學物質會浸入皮膚,我的手指常年皸裂?!?/p>圖為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西寧供電段格爾木接觸網大修工區的接觸網工進行檢修作業。 周賀 攝
2013年,除鹽技術改進,效率更高、除鹽效果更好、更加省力的鐵路接觸網清洗車開到了格爾木,除鹽工的工作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清洗車只能在天氣暖和的季節使用。
冬季,除鹽工仍需人工爬上支柱檢查,完成每月一次的重污染區段分段絕緣器擦拭,“夏天沖洗一身水,冬天爬桿一身汗”是除鹽工的工作生動寫照。
今年是除鹽工韓睿在工作崗位上的第三個年頭,雖然現在他不到10秒鐘就可以爬到8.7米高的水泥支柱頂端清洗絕緣子,但剛入職訓練時,他連爬桿都腿軟,更別說在高空作業了。
“當時看著師傅們爬桿、清理鹽污都特別容易,自己上去就不是那回事兒了?!表n睿說,第一次爬桿時,雖然系著安全帶、也有師傅指導,但爬到高處會不自覺地腿抖,連抱著水泥支柱的雙手也不敢松開。
在格爾木接觸網大修工區,40名鐵路職工全年24小時輪流堅守崗位,“今年春節我和工友們一起過,入職這么多年來,我只有工作的第一年回家了。”格爾木接觸網大修工區副工長王菁說,他與同在鐵路系統工作的妻子每月最多只有6天見面時間。
大年三十,工區里的職工們仍在崗位一線,“工作要緊,年夜飯也不能含糊,我們計劃做五葷五素,工友們一起做飯、包餃子,這樣才有年味兒?!睆堎F龍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