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6時許,北京市朝陽區民航總醫院內,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楊文在正常診療中,遭一位患者家屬的惡性傷害,致頸部嚴重損傷。犯罪嫌疑人孫文斌隨后被警方控制,并刑拘。
12月25日零時50分,楊文因傷勢過重,經搶救無效去世。
監控視頻截圖事件仍在發酵。
這幾天發生了什么?
12月25日,民航總醫院發聲,該院全體醫務人員對楊文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對不法分子的殘暴行為表示強烈譴責,并配合公安部門依法嚴懲兇手。
同日,中國醫師協會發布聲明稱,呵護生命的醫師無辜地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用譴責已無法表達憤怒的情緒。
來源:視頻截圖12月26日,國家衛健委宣傳司新聞網絡處副處長成義表示,這不是醫患糾紛問題,這是非常嚴重的刑事犯罪。
12月27日,孫文斌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批準逮捕。
同日下午,民航總醫院舉辦追思會悼念楊文。其生前同事紛紛要求司法機關對殺人兇手依法嚴懲。
12月28日,國家衛健委法規司司長趙寧強調,該事件不是所謂的醫療糾紛問題,“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刑事犯罪”。國家衛健委對任何形式的傷醫事件的態度是零容忍。
12月28日,民航總醫院急診大廳一側設置了楊文醫生的悼念場所,不少市民自發地送來鮮花憑吊。其中還有來自匿名人士為在職醫生們送來的奶茶、水果等零食。
也有外賣訂單留言:楊醫生R.I.P。
上述為該事件截至目前的動態信息。對應的,網上也并不“平靜”。
新浪微博截圖這幾天,#白大褂不是鎧甲 對暴力傷醫說不#話題刷了屏,明星藝人、網絡大V、熱心網友紛紛跟帖,并依照海報姿勢曬出個人照,表示支持。
截至12月30日4時,該話題討論量已達1.4萬。
新浪微博截圖留言中,“白衣天使們也不是‘神’”、“希望白大褂是鎧甲”等催人淚下。
新浪微博截圖事發當天情況是怎樣的?
28日在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央視新聞記者見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值班醫生,他說事發當天他就在現場,并講述了整個事件的經過。
患者是95歲老年女性,12月4日入院的時候,患者腦梗塞后遺癥。當時是楊文醫生首診的,家屬簽字拒絕一切檢查,僅要求輸點液,但是輸液后病情無改善好轉。醫生一直說服家屬讓患者接受檢查,但家屬多次拒絕。醫生和家屬交代病情,家屬無法接受疾病,不接受死亡的可能性。每天都會因為一點點的病情變化和懷疑醫生用藥而吵鬧。
“醫學界”在報道中引用楊文同事的話說,孫家“不停地吵鬧、辱罵、威脅”,“他們就在搶救室天天跟我們干架,小兒子尤其極端和情緒化,總說(如果)老太太死了,我們誰都別想活。”
12月24日6時許,犯罪嫌疑人找到正在值班的楊文醫生,雙方交流了幾分鐘,尖刀就扎向了楊文醫生的頸部。
民航總醫院。圖片來源:民航總醫院官方微博專家:醫生治療過程規范
記者在醫院了解到,在對患者進一步治療中,專家看了病歷,調取了檢查結果,查看了患者實際病情。結果顯示,楊文醫生和同事的治療,過程規范,方案合理,患者的情況較入院有了一定好轉。病歷中曾經好幾處記載家屬多次拒絕檢查和治療,造成診斷治療過程很困難。
醫生介紹,楊文醫生遇害后,患者家屬沒有表現出任何愧疚,沒有任何道歉的話。但是醫務人員仍然盡心盡力地為患者治療。就在醫生準備再請專家進一步治療的時候,患者家屬自行簽字離開了醫院。
12月29日,據央視新聞報道,針對網上所傳的“兇手母親已被轉到朝陽醫院重癥監護室,并接受免費醫療”等消息,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神經外科專家凌峰從北京朝陽醫院官方獲得消息:家屬自行從民航總醫院辦理了出院,并打了999要去朝陽醫院。朝陽醫院接收病人是責任,按照病人的病情,讓家屬交了押金,辦理了住院,并沒有提供免費醫療。
同日,新京報記者稱,民航總醫院急診、門診、住院部還是處于開放狀態。其中,急診重癥監護區新增加了兩名安保人員。如今,醫院急診科繁忙如常,醫護人員按部就班地工作。只有在提起楊文時,多數人都依舊難掩悲憤的神情。
犯罪嫌疑人無業,
母親是“農轉非”人員
事件發生后,孫文斌一家的身份背景,成為熱議話題。
有消息稱,孫文斌的母親孫某氏是一名征地超轉人員,即建設征地農轉居超轉人員,住址為朝陽區定福莊附近的一處平房。
新京報記者走訪看到,該平房位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內。從建筑外觀上可能,房齡至少超過三十年。
相鄰兩間平房里,有兩名在此居住10多年的街坊告訴記者,上述地址的現住戶姓李,但并不是一名老太太。從該平房步行10余分鐘到達另一家屬院,保安證實,居住在院內的是孫某氏的女兒、孫文斌的姐姐孫英。
同一棟樓的居民稱,孫英60歲左右,已經退休。但其并非“北二外”的職工,現在所住的這套房是原為北二外職工的公公留下的。
在一份孫英回應媒體的錄音中可知,其介紹,母親系農轉非進入城市,家里共有5個孩子,孫文斌是最小的弟弟。
曾有消息稱,行兇者的哥哥叫孫文山,是北二外的食堂承包商。對此,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官方微博28日辟謠稱,經核查,上述學校餐飲中心并無此人。
按孫英說法,弟弟孫文斌當過印刷工人,做過養殖,“都賠了”,后來又開過車,目前沒有工作,在外租房住。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新聞多看點
醫鬧頻頻,監管部門已多次出招
12月28日,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明確規定:醫療衛生人員的人身安全、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威脅、危害醫療衛生人員人身安全,侵犯醫療衛生人員人格尊嚴。
12月29日,2019年中醫國際傳播論壇上,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歐美同學會副會長韓方明指出,2020年全國“兩會”將會考慮提案修訂有關“醫鬧”的規定,保護好醫療工作者的人身安全,讓醫生成為全社會尊重的職業。
針對屢禁不止的“醫鬧”事件,監管部門近幾年來多次出招。
2014年,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依法懲處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的意見》,明確對傷害醫務人員等6類涉醫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懲。
201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將破壞醫療秩序行為納入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并規定“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18年,多部門聯合簽署了《關于對嚴重危害正常醫療秩序的失信行為責任人實施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明確規定“因實施或參與涉醫違法犯罪活動,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以上處罰,或被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嚴重危害正常醫療秩序的自然人將被聯合懲戒”。
請尊重每一個生命,
愿被善待。
中國新聞社綜合中國新聞網、央視新聞、新京報、新浪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