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老師應該挺直腰板說話
這名體育老師的“卑微隱忍”的確有些讓人覺得驚訝,但不能不說,這其實體現了當下教育體系中體育課所面臨的尷尬境地。
體育老師應該挺直腰板說話
近日,一位體育老師因曬出了他“卑微”的聊天記錄而走紅網絡。在聊天記錄中,這名體育老師對另一位老師的換課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不僅自己的課時不斷被擠占,甚至連體育考試課都要提前“申請”。
這名體育老師的“卑微隱忍”的確有些讓人覺得驚訝,但不能不說,這其實體現了當下教育體系中體育課所面臨的尷尬境地。
雖然我們的教育目標是德智體全面發展,但在以考試為驅動的教學模式下,一些中小學校普遍“重文輕武”,陷入一切為升學率的泥潭。
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普遍缺乏正確的體育觀和健康觀,認為體育課可有可無;學生要應付堆積如山的各種作業、試卷,還要上各類補習班,客觀上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此前,就有報道稱,一些學校為了保證學生的復習時間,甚至把體育課都停掉了。
在主觀不重視和客觀不夠重視的雙重影響下,作為非必考科目的體育課,在與語數外這類必考科目的競爭中敗下陣來,便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了。
這一現象由來已久,幾乎所有上過學的人,都有這樣的記憶,只要臨近期末考試,包括體育課在內的副課都會被主課擠占掉,而且大家都覺得這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從上述體育老師的“卑微隱忍”來看,這一局面顯然至今并未得到明顯改善,體育課依然充當著“機動隊隊員”的角色,會經常被撤換。
于是,校園經常會傳出這類新聞:高中班里引體向上少有人達標,體育課里長跑改短跑,青少年體育發展報告顯示大學生身體素質不如中學生……
這一問題甚至嚴重到了讓教育主管部門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警告,繼而專門出臺一系列針對性很強的措施。
就在今年10月,教育部下發了《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提出要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可見問題嚴重性和緊迫性。
一邊是抱怨學生的身體素質堪憂,一邊卻是體育課的“名存實亡”。這種矛盾的局面,應該得到反思和解決了。
強健體魄是教育的一部分,精神文明有賴于健康的身心。何況,學生體能測試,不管在中小學還是高校,都是有相應達標要求的。
所以,要真正讓體育課不再成為“機動隊隊員”,讓體育老師挺直腰板說話,在考啥教啥的教學體系下,或許提高體育成績在升學、畢業中的考核權重是個辦法。如此,就可能讓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能文能武”的素質人才。
張炳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