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訊,繼四川長虹后,又一家家電廠商預計2019年扣非后虧損最高達到4.4億元。
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晚間公告稱,預計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即凈利潤為-2.8億元到-4.2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3億元到-4.4億元。
而在2018年,惠而浦凈利潤為2.62億元, 但當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僅有681萬元,扣非后勉強不虧損。不過就在2017年,惠而浦也虧損9700萬元,最近十年,惠而浦兩次年度虧損,舉步維艱。
惠而浦是中外合資企業,美國企業惠而浦集團是世界大型家電制造商之一,通過惠而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惠而浦比例為51%,處于控股地位。合肥市國有資產控股有限公司是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3.34%。
惠而浦此前有惠而浦、三洋、帝度和榮事達四大品牌,按照產品分類,洗衣機是最大收入來源,2018年占比為54%,其次是微波爐,占比為31%,冰箱收入占比為8%左右。不過公司“三洋”品牌到期,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大。
至于2019年公司虧損原因,惠而浦總結主要有四大原因。其一是,2018年及以前年度,公司國內銷售占合并收入一半以上,其中“三洋”品牌產品銷售占國內收入比例較大。由于公司“三洋”品牌使用權2019年10月23日到期 ,年度公司大力推進“惠而浦”品牌產品銷售。受品牌切換影響,導致國內銷售收入下降,雖然公司2019年度外銷收入取得較好增長,但不足以抵銷內銷的收入下降, 故2019 年度整體收入下降。
此外,2019年品牌宣傳費用投入較大,致使年度國內銷售費用占收入比例增加較多,但品牌知名度和市場銷售提升尚需一定時間。 再者,由于公司經營產生虧損,根據有關會計準則,長期資產有減值跡象,特別是冰箱生產線開工不足,需進行減值測試。目前正在就減值范圍和幅度進行評估,即冰 箱生產線相關的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預計減值幅度不超過2億元。
最后,2018年度公司由于土地搬遷補償等非經常性損益約 2.55億元,2019年度非經常性損益大幅下降,上述因素對公司凈利潤影響較大。
上市公司最近紛紛公布業績預告,此前老牌家電廠商四川長虹公布的業績顯示,2019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預計為4500萬元到6500萬元,同比下降約80%-8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預計為-43700萬元到-45700萬元。
惠而浦和四川長虹并非家電頭部企業,實際上,家電企業業績分化較為嚴重,利潤大多被家電三巨頭格力電器、美的集團和海爾智家卷走。2019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實現歸母凈利潤為221億元,美的集團凈利潤為213億元,海爾智家凈利潤為78億元。中尾部家電企業,如何做到小而美,并非只有惠而浦才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