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小飛豬的防務觀察
美國海軍伯克級驅逐艦通過土耳其海峽進入黑海
近日海外媒體透露,土耳其宣布限制北約艦艇進入黑海,引起外界嘩然。土耳其方面給出的解釋是避免刺激俄羅斯,避免黑海局勢升級。
不過外界認為這個說法只不過是土方牽強的說法,實際上反映了土方對于美國乃至北約不滿,利用扼制黑海通道來與西方討價還價。可以說土耳其此舉將北約內部分歧公開化,讓人不得不感嘆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對于北約評價,“這個組織已經腦死亡”。
在黑海活動的北約艦艇
眾所周知,黑海是內海,它通過土耳其海峽與地中海聯接。土耳其對土耳其海峽擁有主權,根據蒙特勒公約,各國商船可以自由通過土耳其海峽,黑海沿岸國家艦船也能可以自由通過,但是非黑海沿岸國家則受到一定限制,例如同一時間通過艦船噸位不能超過1.5萬噸,在黑海艦艇噸位不能超過3萬噸,活動時間不能超過21天等等。
黑海被稱為俄羅斯“軟腹部”,一直是西方與俄羅斯爭奪焦點。例如英法就曾經為了克里米亞與俄羅斯爆發過戰爭,上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和北約更是將這個地區列為重點滲透地區。這里相繼發生了車臣戰爭、俄格戰爭和烏克蘭危機等沖突。就在不久前俄羅斯和烏克蘭還在刻赤海峽發生爭奪,雙方可謂劍拔弩張。
俄羅斯黑海艦隊艦艇監視美軍驅逐艦艦
西方一直尋求加強在黑海軍事存在,烏克蘭危機之后力度更大。不過受到蒙特勒公約限制,美國及其他北約國家艦艇在黑海只能活動21天,所以采用輪換方式在黑海進行軍事部署。當然俄羅斯對此也毫不示弱,大量增兵克里米亞及其他黑海沿岸軍事基地,部署了先進作戰飛機、防空導彈、地地戰術彈道導彈等等。
此前土耳其作為北約成員國,對于北約在黑海活動顯然持支持態度,對于北約國家艦艇進入黑海開綠燈。不過隨著形勢變化,土耳其態度變得微妙起來。首先土耳其和美國有關系迅速僵化,土耳其指責美國支持2016年土耳其政變,而美國以土耳其購買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為名對土耳其進行制裁。包括禁運F-35戰斗機,將土耳其軍工行業踢出JSF供應鏈等,所以土耳其也想借機還以顏色。
土耳其已經深深卷入利比亞內戰
還有就是利比亞問題。利比亞柏林會議正在召開,土耳耳其支持團結政府,有些西方國家則支持國民軍,隨著土耳其和團結政府簽署東地中海劃界協定,雙方矛盾擴大到地中海資源爭奪上,可以說有激化趨勢,外界認為土耳其這個時候發難似乎秀肌肉之意,希望能夠在柏林會議拿到的利益。從更深層次來講,土耳其雖然是北約國家,不過西方國家卻土耳耳為一個另類,拉攏和防范并存。在土耳其與西方國家爭端之中,北約和歐盟總是偏向對方,讓土耳其心生不滿。正是這樣一系列事件讓土耳其感覺有必要顯示自己的存在和價值,黑海通行權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抓手。
土耳其與希臘等國在愛琴海、東地中海等問題下矛盾很大
前面說過土耳其對土耳其海峽享有主權,根據蒙特勒公約,有權批準或者拒絕非黑海沿岸國家艦艇通過。土耳其還給出一個光明堂皇的理由,“防止黑海緊張局勢升級”,對此外界也無可厚非。另外一方面,土耳其此舉還緩解了俄羅斯壓力,土耳其在一系列問題與俄羅斯日益接近,而俄羅斯一直對北約艦艇進入黑海活動非常反感,顯然俄羅斯會非常歡迎土方這個做法。
不過土耳其畢竟是北約成員國,加上經濟技術依賴西方,所以土耳其這個做法無法持續長久。一旦美國或者北約加大對土耳其壓力,估計土耳其就會解除北約艦艇進入黑海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