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茂名1月22日電 題:“竹編之鄉”廣東信宜:用竹子編織幸福生活
作者 梁盛 梁晶晶
廣東僑鄉信宜市是中國竹編之鄉,合丫河村是信宜竹編重要發源地,該村家家戶戶從事竹編生產,村民們用勤勞靈巧的雙手,把竹子編織成一種文化,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圖為當地村民制作竹編工藝品。中新社發 劉李鋒 攝記者22日前往合丫河村采風,遠遠就能看見翠綠的連片竹林,微風拂過,枝頭舞動。據介紹,合丫河村約有2600人,旅居海外的鄉親有600多人。上世紀70年代前,合丫河村經濟發展落后,村民大部分收入都來源于遍布屋前屋后及山腳嶺邊的竹子,竹編產品也只有竹筐、火籠、竹箕等單一的農用工具。后來,當地一家外貿企業指導村民編織出波浪、飛碟、圓籮等竹編產品,并成功遠銷馬來西亞,從此開啟了合丫河村的竹編工藝時代,產品越來越豐富。
有趣的是,多年以后,該村一名鄉親從馬來西亞拎回造型獨特的竹編,回到村里才發現竟是家鄉制造,哭笑不得之余,也為家鄉的新面貌倍感自豪。
記者看到,合丫河村有一座竹編文化展示館,館內陳列著各式竹編模具和竹編產品,還建有一座面積達18000多平方米的農耕體驗園,目前正在打造“竹編文化+農耕體驗園”的特色美麗鄉村。
據了解,合丫河村已有6家規模以上的竹藤制品企業。村民們從這些公司手里接收半成品回家加工,編織時間大大縮短,但收益越來越好。
村民賴任志告訴記者,鄉親們通過竹編生產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近年來,村中五層到七層高的小洋樓隨處可見。不僅是年輕力壯的村民靠竹編致富,村中手腳麻利的老年人,每月也可以通過加工竹編掙個幾千元人民幣,晚年生活富足。
合丫河村委會書記尹義芳告訴記者,合丫河竹編作為一種遠銷海外的工藝品,讓村民們感到自豪,同時更為村里帶來良好的經濟收益。近年來,合丫河村在人居環境整治的同時,計劃進一步打造村中悠閑游樂設施和完善健身器材,把合丫河村建設成為一個以竹編文化為主題的美麗新農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