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順風車是春運的有效補充,但和運送效率相比,安全是第一位的。順風車平臺在做好司機、乘客背景審查的同時,還應做好“事中”“事后”監管,理順投訴處理機制,確保司乘人員安全。
出行便捷、個性化強 順風車供需兩頭熱
打開順風車軟件,選擇上車地點和出發時間,等待司機接單。徐春江在上海一家理發店打工,今年春節,他選擇乘坐順風車返回老家江蘇鹽城。
“長途大巴車要五六個小時,順風車只要四個多小時。”徐春江對記者說,上海和鹽城之間還沒有通高鐵,“200多塊錢的價格盡管比長途車票貴一倍,但不需要搶票。”
“順風車可以滿足一些乘客的個性化需求,比如有的乘客行李特別多、需要帶寵物等,和飛機、高鐵相比,順風車還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哈啰出行普惠用車事業部總經理江濤說,對順風車車主來說,可以分擔部分油費、過路費,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長途開車的疲勞。
近幾年,順風車在春運市場中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有數據顯示,2017年春節期間,有848萬人次乘客通過跨城順風車出行,到2018年春節,這一數字上升至3000萬人次。
今年春運,各家順風車平臺也提早做了準備。嘀嗒出行聯合創始人李金龍說,2020年春運期間,嘀嗒順風車的合乘需求預計超過6800萬次,順風車作用凸顯。哈啰出行則宣布設立8000萬元“春運基金”,鼓勵更多車主和用戶使用順風車。
順風車安全加碼但仍存隱患
市場需求升溫,但對于順風車的質疑依然存在。
記者發現,今年春運,開通跨城業務的幾家順風車平臺都在強調安全。哈啰方面表示,在車主審核端口加強了活體人臉識別、司機實名認證等,此外還開通24小時春運安全專線。嘀嗒方面表示,已上線路線偏移預警功能,乘客可自主設定一條路線,如出現路線偏移或異常停留,后臺將實時提醒。
從2019年春運開始,順風車也面臨供不應求的情況。來自山東菏澤、在上海務工的何秀敏說,她在多個順風車平臺發單后十多天,依然沒有司機響應?!艾F在也只能一邊等,一邊刷高鐵票,看能不能撿漏。”
此外,部分順風車平臺模糊了平臺責任。一些順風車平臺宣稱,“只是提供撮合交易的信息平臺”,這導致平臺責任邊界無法確定。一旦發生事故,對于平臺責任的認定依舊是司乘雙方爭議的焦點。
“以順風車之名,行網約車之實”等老問題也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今年1月13日,交通運輸部等四部門在約談滴滴出行、嘀嗒出行兩家平臺公司時也表示,要嚴格順風車安全管理,強化線下服務能力,完善快速響應與應急處理機制,不得以順風車名義從事非法營運。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情況,各順風車平臺如何配合防控要求,將出臺哪些保護乘客防疫安全的規定以消除安全隱患,是一個新問題。
加強監管讓順風車“真順風”
對于私人小汽車合乘,相關部門一直持鼓勵態度?!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私人小客車合乘有利于緩解交通擁堵和減少空氣污染,城市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并規范其發展。
相關行業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各地有17家信息平臺公司在400多個城市開展順風車業務,累計注冊車輛1500萬臺,全年合乘出行約36.4億人次。順風車通過“共享出行”這一理念,創造了低成本又互利的共乘關系,實現社會資源的節約。但和提升出行效率、節約社會資源相比,如何確保規范運營依然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此前,部分順風車平臺通過給司機和乘客添加“標簽”“印象”,提升乘客和司機的黏性,并將此作為順風車平臺的重要“賣點”,此舉引發對個人信息泄漏以及相關安全隱患的擔憂。記者看到,目前各家順風車平臺已去除社交功能,禁止合乘雙方自主編輯內容評價對方,評價行程滿意程度基本都與出行行為相關。
對于非法營運的指責,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顧大松認為,順風車不是“廉價版網約車”,更不應幫助 “黑車”洗白。他表示,順風車產品邏輯應從“乘客發單,司機接單”改為“司機發單,乘客匹配”,確保順風車 “真順風”。
此前,已有上海、東莞、長春等城市將順風車每天接單次數限定在兩到三次,打擊借助順風車平臺非法營運的私家車。
顧大松說,順風車行業安全標準需要進一步明確。在做好司機、乘客身份調查等“事前”監管的同時,也應不斷完善人臉識別、客服投訴、一鍵報警、信用評價等“事中”“事后”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