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電 1月20日晚間,華策影視與萬達電影雙雙發布了業績預告,前者計提了8.4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后者則計提了45億元-55億元。
對于文化傳媒領域上市公司大幅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專業人士均顯得較為淡定。
西部證券傳媒行業分析師李艷麗發布研究報告稱:萬達電影大規模計提商譽減值,扣除該影響后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億元-12億元,符合預期,維持買入評級。
“預計2020年行業銀幕數量將會個位數增長,若票房增速超過銀幕增速,則行業將迎來供需改善的拐點。影院利潤對觀影人次的彈性大,測算單影院的觀影人次增加1%,利潤能增加3%?!?李艷麗如此表示。
事實上,2019年初,傳媒行業已有99家公司計提了減值準備,計提比例在30%-100%區間。
一位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則表示:“對于影視傳媒這類輕資產的公司而言,因收購而形成較大的商譽不可避免,計提減值準備作為一種會計手段,會影響到公司當期的收益,但公司股價并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投資者不必太緊張,還是要看到公司真正的價值?!?/p>
從上面兩張圖中可以發現,2018年前20大商譽減值公司公告當日,股價平均下跌6.88%,公告后一周增長2.65%,公告后兩周增長10.83%,公告后一個月增長18.24%,公告后至今增長了16.41%。這其中,影視行業公布減值的上市公司,公告后至今,股價平均上漲了23.86%,而上證綜指上漲了17.35%,申萬傳媒指數上漲了21.27%,可見這些影視公司的股價并沒有因為宣布減值而跌跌不休,反而是增長態勢。
2020年1月21日,華策影視實現漲停,萬達電影下跌1.32%,但跌幅較20日大幅收窄。
對此,上述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表示:“這一方面說明投資者看到了這些公司的價值,另外一方面也說明這些公司有其他優質資產支撐。比如萬達電影,如果擁有足夠領先的院線數量,持續產出熱門的電影作品,即便是計提了幾十億元,也不影響它的價值。”
自2005年成立以來,萬達電影已經成為影院經營的領軍品牌,無論是市場份額、觀影人數,還是單銀幕產出以及平均上座率,都占據行業的領先地位。
目前,萬達電影的經營范圍已覆蓋全國22個省225個城市;全國影城票房收入排名前一百位的梯隊里,有30家影城來自萬達。
2019年12月30日,第600家萬達影城在廣州開幕,萬達電影院的數量正式邁入600+時代,自有高端品牌PRIME也正式發布。
萬達電影首席技術官表示:“以頂級的技術、個性化的服務、多功能的場景,為影迷營造全新觀影享受,是我們與AMC聯合開發PRIME的目的所在”。未來,PRIME還將解鎖更多創新娛樂場景屬性,在影廳實現多元娛樂體驗。
2019年12月,由萬達影視主投、主控的電影《誤殺》已接近12億元票房,刷新國內犯罪劇情片記錄。而即將登陸春節檔的《唐人街探案3》自從2020年1月18日預售開啟以來,短短23小時就實現票房破億元。
事實上,無論電影產業上中下游的從業者還是普通觀眾,都在朝著更加理性的方向發展。內容為王已成為行業共識,院線和優秀作品的雙層加持,未來將成為萬達電影業績增長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