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記者凌晨探訪武漢發熱門診:一天數百人,三點排長龍
新京報訊(記者 向凱)武漢肺炎事件持續發酵,新京報記者今日(22日)凌晨前往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下稱“同濟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下稱“武漢協和醫院”),發現各醫院發熱門診人滿為患,凌晨排起長隊候診。
今日凌晨2點40分,湖北省啟動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級應急響應,要求嚴格實行屬地管理制度、嚴格實施隔離措施、加強社會面防控、嚴格疫情報告制度、加強醫療機構管理、做好物資保障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同濟醫院:發熱門診24小時不休
“526號、527號、528號……”1月22日凌晨1時左右,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下稱“同濟醫院”)的發熱門診仍然嘈雜,叫號聲一次次響起。
1月22日凌晨,同濟醫院發熱門診,許多患者在排隊等待叫號。新京報記者 向凱 攝同濟醫院是武漢知名的三甲醫院,也是政府指定的發熱門診定點醫院之一。1月21日晚10時許新京報記者抵達該院時,“同濟急救中心”一樓的發熱門診內滿是前來就診的患者:輸液室內坐滿了打點滴的患者,走廊、大堂內也坐了十多名正在輸液的病人;7個留觀室病房已全部住滿患者,有的病房內有多個床位,床位間用簾子隔開;患者均戴著口罩躺在床上,透過口罩可以聽到他們沉重、急促的呼吸聲。
據分診臺工作人員介紹,最近兩天發熱門診人數陡增,一天幾百人,“1月21日一整天掛上號的超過600人。”目前,發熱門診實行24小時工作制,每24小時更新排號順序。“6小時一定得換班,穿防護服太不透氣。”一名工作人員說,值班上崗之前,醫護人員也要給自己查體溫,“想帶病上崗是不可能的。”
發熱門診在一樓,空間并不寬敞,戴著口罩的患者進進出出,略顯忙亂。醫生、護士、清潔人員等均身穿白色防護服,醫護人員戴著護目鏡和口罩,診室內的醫生連手機都被放進了透明塑料袋。一名工作人員對另一名工作人員說,“要戴兩副手套才行”。他們時不時把手套上拉至手腕處,并綁緊袖口,蓋住露出的皮膚。
按照發熱門診的看診流程,前來檢查的患者要先在自助機上購買就診卡、掛號、打印病歷本,掛號費用為5.5元,時段顯示為“全天”,有效期為24小時。
22日凌晨1時5分,新京報記者在自助機上掛發熱門診號,排在第14號,但被告知至少要等4小時。“因為前一天的患者還有很多沒看完。”一名工作人員說。
掛號后,所有患者均須到分診臺登記身份信息,并由分診臺護士測量體溫和血氧濃度。之后,患者排隊等待叫好,輪到自己后再由工作人員領到診室就診,進一步接受治療。
同濟醫院發熱門診內,“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及戴著口罩的患者。新京報記者 向凱 攝診室內,共有4名醫生坐診。他們常會詢問患者是否接觸過華南海鮮市場,之后再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要求抽血、拍片等。
有的患者癥狀為咳嗽,醫生詢問體溫、用藥史、家里是否有人發燒后,為他開具了醫療單,提醒他戴好口罩;有的患者被認為可能患有肺炎后詢問“是什么肺炎”,醫生表示尚不能確認,“不好說,要做篩查”;一名體溫37.8攝氏度的患者告訴醫生,上周曾來醫院檢查并被確診為普通流感,但一周后又來了,“因為發燒,單位都不讓去上班。”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來發熱門診的多是成年人,兒童很少。22日零時許,一名家長急匆匆跑到分診臺,大喊“孩子快不行了”,要求醫生先給她的孩子看病量體溫。
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深夜排隊
22日凌晨,新京報記者來到同濟醫院3公里外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下稱“武漢協和醫院”)。該院也是政府指定的發熱門診定點醫院之一,發熱門診及輸液人員被安置在2號綜合樓一層,大門正對馬路。
凌晨3時左右,新京報記者看到發熱診室門口仍有幾十人排隊。門診內張貼的告示顯示,“因就診患者較多,您可能需要等待3-4小時,請耐心等候或前往附近醫院就診”。
1月22日凌晨,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內排隊的患者。新京報記者 向凱 攝
發熱門診的玻璃窗上,還貼著一張《不明原因肺炎患者門診預檢分診流程》。依據該流程,前來就診的發熱患者會由門診前線人員安排體檢,詢問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海鮮市場附近群居發熱史、海鮮市場附近診所就診史。
對于無接觸史的發熱患者,醫院推薦前往發熱門診就診,并進行甲乙流抗原及核酸監測和血常規、肺部影像學等檢測。如果上述檢測結果為陰性,即“初步排除不明原因肺炎”,可以按常規流程治療;如果檢測結果呈陽性,則需采取服用奧司他韋、居家隔離、酌情入院等措施。
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前貼出的分診流程。新京報記者 向凱 攝
至于有接觸史的發熱患者,則要先登記,再指定到發熱門診就診。進行上述醫學檢查后,高度疑似病例將由兩名以上院內專家會診,專家再次確認為高度疑似病例后需上報上級部門,聯系負壓救護車轉診至指定醫院。
“現在我們這兒都收滿了,發現有問題要輸液之類的只能轉到別的醫院去。”一名工作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