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兵工科技
眾所周知,一種槍械從設計、生產,到試用、服役,需要經過可靠性、穩定性、經濟性等層層考驗,最終才能成為戰士手中的可靠伙伴。但想來,關于其具體、詳細的步驟流程,有些人卻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就從這些方面,給大家講一講我國槍械在實際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流程和要求。
第一步,新產品的論證與研制階段。部隊明確提出需要某種武器,并且能夠接受廠方對于這種新武器的成本價格;與此同時,廠家也有能力在技術上研發部隊所需的新武器,并且有能力站出來與多家廠商進行競爭。只有達到了如此條件,才能算是新武器通過了論證階段,可以開始研發了。
以上的階段,是廠家到部隊中了解情況,這是我國武器質量保障體系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廠家與部隊脫節,那么生產出來的武器再好,也將會是“空中樓閣”,無法急基層官兵之所急。
第二步,部隊將對新武器的戰術技術要求進行論證并提出需求(這里提出的就是用戶的明確需求),廠家擬定研究計劃并對新產品的生產可行性進行研究。例如在設計03式自動步槍時,部隊曾提出了“AN94的射擊精度感覺挺高的,希望采取相類似的設計”這一要求。在總設計師對其進行生產可行性研究之后,認為這條路行不通,并積極與部隊方面溝通,最終并沒有采取模仿AN94自動步槍的結構方式。如在廠方認為新武器有能力滿足部隊所提出的戰術技術要求之后,既可開始擬定技術標準并進行樣品試制的試驗。如順利完成,即稱之為設計定型。
第三步,確定生產技術標準,并對生產技術進行準備,最后試制一批產品出來,并提供給用戶(也就是部隊)試用,這是考核產品是否滿足用戶隱含之需求的階段。而在部隊試用之前,產品將會通過兩道關,其一是廠家測試,其二是基地測試。廠家測試,主要是測試其可靠性、耐久性與準確性。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進行機構動作可靠性試驗,包括蹓彈、強裝藥與射擊測試;第二,進行槍管強度測試;第三,進行射擊精度試驗;第四,測試產品的射擊密集度;第五,進行產品零部件的互換性測試;第六,壽命測試。
在通過廠方測試之后,接下來就是基地試驗了?;販y試包括了自然環境試驗、模擬環境試驗、常溫實驗、高溫試驗、低溫實驗、揚塵試驗、淋雨試驗、輻射試驗、勤務性試驗、威力試驗、生物效應試驗等幾十個試驗項目。
圖注:部隊測試,雖然測試項目較少,但價值卻較高,同樣是槍械測試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測試的第三階段,才是部隊測試。部隊說好的槍,那才是好槍,基地試驗再貼近實戰,那也還是會有一定的差異。只有讓槍走進部隊,接受一線指戰員的檢閱,才能看出一把槍到底好不好。而為了讓基層官兵更好的了解和熟悉新槍,廠家的科學技術人員會與部隊官兵組成試驗小組,對新槍進行測試。部隊測試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因為我國幅員遼闊、官兵眾多,氣候和地理環境都有很大的區別,為了滿足絕大部分區域官兵的要求,需要在不同環境、不同地區、不同氣候條件下進行部隊測試。部隊測試,項目較少,但是價值較高,包括但不僅限于寒區試驗、熱區試驗、風沙試驗、海區試驗、高原實驗、射擊練習試驗、可靠性試驗等等。
千錘百煉出真金,唯有嚴格的步驟和流程,才能生產出質量優良、符合戰士要求的槍械武器,這也是槍械質量和生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