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一個人悠然自得地享用著熱氣騰騰的自熱小火鍋是不是很愜意呢? 隨著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在很多忙碌的時候,點外賣或者用自熱食物來解決填飽肚子已經成了不少人的習慣,特別是新興的自熱食物備受辦公族的青睞。可是,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你留意過自熱型食物存在的安全隱患嗎?
目前,市面上的自熱食物一般是在餐盒內自帶水袋和加熱包。當加熱包被弄破,水和發熱劑發生反應,發熱劑快速散熱,產生的120℃的高溫使得上層經過烹飪的食物快速加熱。
120北京急救中心的醫生提示,首先,自熱型食物本身會添加過多的食品添加劑,比如磷酸鹽、防氧化劑、防腐劑等。雖然正規廠家生產的此類食物添加劑符合國家標準,但長期食用高鹽、高油及添加劑食物,對心腦血管有一定影響,易引發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此外,自熱食物采用化學反應產生的熱量來加熱食物,在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上并沒有統一標準。尤其在購買了劣質商品時,容易因為操作不當,發生燙傷,嚴重時還可導致爆炸等嚴重后果。
出現意外燙傷應該如何急救? 120北京急救中心的醫生介紹,被燒(燙)傷后,應立即用冷水沖洗,或將燒(燙)傷的四肢浸泡在干凈的冷水里,直至疼痛和灼熱感消失為止。而對于軀干或其他部位,可用冷敷方法以減輕疼痛,避免傷勢惡化。燒(燙)傷時穿著的衣服要在冷水沖洗后脫除,或使用剪刀剪開后小心除去。
用清水沖洗后,要在一度燒傷的局部涂抹燙傷藥,切勿相信涂抹牙膏、醬油等偏方,避免傷口感染;二度燒傷有水皰時,不要把水皰擠破。當水皰過大,可用縫衣針(75%酒精消毒)刺破水皰的基底部,慢慢放出皰液,但切忌剪除表皮。
120北京急救中心提醒,燙傷面積過大或者出現紅腫發炎等情況,請立即就醫或撥打120等待急救。
文/本報記者 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