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中保研的碰撞測試可謂是汽車圈最為火爆的話題了。尤其是以大眾為首的部分車型在測試中的表現,刷新了消費者的認知。那么,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保研碰撞測試并盤點一下在碰撞測試中表現優秀的車。
什么是中保研?
眾所周知,在全世界范圍內有著多家碰撞測試的組織,這其中包括美國的IIHS、歐洲的E-NCAP等,咱們中國也有自己的組織——C-NCAP。不過由于碰撞測試項目不夠完善、車輛來源不夠透明以及碰撞測試結果幾乎均表現出色等原因,C-NCAP被網友送上了“五星批發部”的稱號。
反觀中保研,仿佛一夜之間為大眾所熟知。至于原因,無非就是中立、客觀以及碰撞測試成績的真實性。那么,為什么中保研底氣十足、被消費者所信任?這就要從中保研的構成說起了。
中保研全名中保研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牽頭,股東包括了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平洋、中國人壽、中華聯合、陽光、太平、大地多家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幾乎涵蓋了所有中國知名的財險公司。
為什么做碰撞測試?當然是為了根據不同的車型結果對保險金額進行定價。至于目的,就是為了保障保險公司的利益。說白了就是碰撞成績好的車型相對來說保費會更低。而碰撞測試成績差的車型,由于發生賠付及賠付較大金額的風險較高,自然要設定更高的保費。
保險公司想降低風險,利益最大化;消費者想購買更安全可靠的車,降低自身風險。這就意味著,中保研與消費者是站在一條戰線上的“兄弟”。
中保研的測試方法參照了美國的IIHS標準,并引入了C-NCAP并不具備的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可以說是目前國內最全面、嚴格的測試。而在車型的選擇上也會優先選擇低配車型,避免廠商以頂配測試,而在主銷車型上“減配”的做法。
碰撞測試包括哪些項目?
中保研的碰撞測試分為四大類: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指數、車內成員安全指數、車外行人安全指數以及車輛輔助安全指數。評分標準上分別為:G(優秀)、A(良好)、M(一般)和P(較差)。
相信大家從字面意思也不難理解后面三項,那么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指數是什么?通俗來說,就是發生低速交通事故的維修成本。從目前來看,各品牌車型尤其是中高端品牌在這一項目普遍得分不高,考慮到零整比和維修費用等因素還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中保研設立該項目還能夠起到督促企業提高耐撞性和維修經濟性,進一步降低消費者和保險公司維修支出的作用。
簡而言之,在花錢和保命中選擇,相信所有人都更為重視后者。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大家最為關心的是車內成員安全指數了。此前被推上風口浪尖的帕薩特、途觀L以及思域等車型,均是在該項上取得的成績較差。這一項目中包含了:正面25%偏置碰撞、側面碰撞、車頂靜壓以及座椅/頭枕。試想,如果一臺車發生A柱、B柱斷裂的情況,車內駕駛員的生命是不是只能交給運氣了?
有哪些車在碰撞測試中表現出色?
相信經過這段時間的發酵,大家對于表現較差的車型基本已經心中有數了。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有哪些車的碰撞測試成績出色。這里我們僅參考后三項關于車內外人員安全的指數。
在2019年的碰撞測試中,中保研共公布了21款車型的測試結果。其中,榮威RX5 MAX、Jeep大指揮官、寶馬3系、豐田亞洲龍、豐田雷凌、福特福克斯、比亞迪唐、沃爾沃XC60、日產天籟和凱迪拉克XT4在后三項測試中均拿到了G(優秀)。
另外,在2018年的測試中,豐田奕澤、領克01、豐田凱美瑞以及本田雅閣同樣拿到了三個G(優秀)。
根據中保研發布的2020年第一批測評車型通告,別克君威、特斯拉Model3、哈弗H6、本田皓影和奧迪Q5L五款車型即將正式開啟評測,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持續關注。另外,有買車計劃的朋友也可以參照以往的碰撞測試成績來篩選您的名單。
寫在最后:
近期中保研的測試結果之所以引發如此大的轟動,除了部分熱銷車型本身成績過差外,海外版車型和國產車型的結果差距過大等因素更易引發眾多消費者的不滿。在消費者們日益重視汽車安全性的今天,我們對于一臺車的需求已經遠遠不止“遮風擋雨”這么簡單了。如果同級別的其他車型能夠做到優異的成績,那些碰撞測試結果過差的車型還有什么可“洗”的呢?至于某些品牌準備將車型送到沒有25%偏置碰撞測試的C-NCAP再次測試的做法,又能挽回多少“聲譽”?更有甚者說碰撞測試是“應試教育”,那連應試教育都不愿意應付的車企是不是壓根沒把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安全當回事?
我們真心地希望各大廠商,能夠將心思放到提升產品安全性上,而不是想方設法消除不良影響。畢竟產品過硬才是真實力,改進并向出色的標桿看齊,才能收獲更多消費者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