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三
新的一年已經到來,如果總結一下已經過去的一年,大概每個人最關心的還是銀行卡里存了多少錢。這個時候,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憂,不少網友都在抱怨:今年工作太辛苦了,錢太難賺了!也有一些神仙網友總結到:“錢難賺、屎難吃”。小編認為話糙理不糙,但是造成這種賺錢難的局面,與現在年輕人的工作狀態和心態其實有很大關系。
如今的年輕人不喜歡被束縛,他們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們需要高工資,又要不辛苦、不受氣。于是,網友又給出神總結:80后的,想打就打,想罵就罵,他們不敢辭職,因為要還房貸、要養家糊口。90后的,不敢罵不敢打,不然說辭職就辭職。00后的,要哄著來,因為他們是否想工作完全看心情。
根據數據統計,大多數90后都工作半年左右就離職,原因大多是工作餐不好吃,公司環境不好,工資不夠花。事實上,只有一個原因:不想做。問題的根源在于90后思想更自由,不喜歡被束縛,家庭條件好,沒有經濟壓力。
此外,找工作也很容易。除了正常工作做一些兼職也可以賺到錢。甚至大多數90后年輕人的想法就是:既要有錢花又不想工作。這個想法也可以有,但究竟怎么實現?首先讓我們先來看一下90后的收入水平:
根據《90后單身人群白皮書》數據顯示,90后的月平均收入在8000元左右,其中20%的月收入達到1萬元,30%沒有存款,只有20%能達到10萬元。收入兩極分化非常明顯。根據第一代90后的報告,90后的平均年儲蓄男性為98210元,女性為66120元。
大多數受訪者都會給父母存零用錢、買禮物或是旅游,將近80%的受訪者對2020年的愿望是:賺更多的錢,事業穩定以及成家。將近98%的90后面臨巨大的壓力:買房買車,生活開支是必須的,醫療開支也難躲,戀愛消費也少不了,養老問題難逃責,不去上班怎么活?愿望就是存款多!
那么問題來了,究竟存多少才能不用上班了呢?
隨著許多理財產品與各類電子支付工具的普及,人們在理財方面的選擇也多了不少,一些理財產品也像雨后春筍一般相應而生,比如股票、P2P平臺、基金等,很多理財產品的收益與把錢存銀行相比要高出很多,可其中的風險同樣不小,若是一個不留神,就連自己的本金都有出現損失的可能,甚至“變空”。
而將錢存入銀行里時,要是可以分配的合理,其實也是能夠得到一筆頗為可觀的利息的。銀行高管:對于最常見的“定期存款”來說,以月利息3300為例,如果三年期固定利率為2.75%,需要存款145萬元;如果您存入大額存單(最低20萬),三年期利率為3.85%,您需要存款104萬元;如果你購買5%穩定的金融產品,你可以存入80萬元。
按當下的消費水平來算,大多數人認為3000多元的利息是根本不夠用的,拿到1萬利息才最合適。根據上述三種存款方式,定期存款需要436萬元,大額存單需要311萬元,5%穩定金融產品需要240萬元。據統計,90后除工資之外的收入來源于投資理財,有理財習慣的占84%,位居前5的理財收益最高的城市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
部分90后網友可能會說:存240萬實在是太難了!但是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養成良好的財務管理習慣,錢不該花得不亂花,工作不該辭的別說辭就辭,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理財觀。積少成多,由量變達到質變,用不多久這個目標也許就會實現。生活中的意外有很多,而聰明人一定懂得為自己儲蓄財富!你現在銀行卡里攢了多少錢了呢?
本文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